• 一“擴”兩“穩”助汽車業加速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9-13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發揮著工業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作用。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2023年汽車行業運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量27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約5%左右。2024年,汽車行業應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內,產業的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


      “該方案涉及汽車產品消費與生產,產品質量、創新、關鍵零部件發展,供應鏈安全穩定,以及新能源基礎設施等多個方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每一項措施均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推動方案,這將有力促進汽車產業高質量增長,我們對實現今年的目標充滿信心。”


      擴大新能源車推廣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今年前7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過45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40%。其中,出口63.6萬輛,同比增長1.5倍,成為我國經濟一個強勁增長點。


      不過,隨著銷量基數變大,增速也在放緩。此次《方案》明確提出,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要達到9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0%,略超預期。“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內工業經濟穩增長壓力較大,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對于擴大消費、暢通循環、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復蘇具有重要意義。”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說。


      《方案》提出,一方面,要落實好現有新能源汽車車船稅、車輛購置稅等優惠政策,抓好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工作,積極擴大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另一方面,要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加快城市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研究探索推廣區域貨運重卡零排放試點,進一步提升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水平。此外,還要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鼓勵企業開發更多先進適用車型,充分挖掘農村地區消費潛力。


      “汽車企業要深入了解農村消費者需求,并根據他們的使用要求開發設計產品,在產品外觀設計、車輛使用安全、充電安全和便利、駕駛舒適性和操控性以及功能需求等方面下功夫。”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以皮卡為例,既能載人,又能拉貨,農村消費者可能更需要這種耐用的產品。”


      此外,《方案》明確鼓勵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深度融合發展。“以電動化為主要特征的汽車革命和以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的能源變革正在同步發生。我們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如何推進二者融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換電網絡是目前在商用車領域備受關注的能源保障體系。配合快充網絡,同步建設換電網絡,有利于兩個領域相互支撐融合成為新的增長點。


      穩定燃油車消費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65萬輛和156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4%和7.9%。雖然前7個月國內汽車市場銷量整體有較大增幅,但刨除出口增量及商用車增量后,國內乘用車市場還未完全恢復,國內乘用車市場的復蘇壓力仍舊較大。


      “傳統燃油汽車市場,尤其是乘用車市場,今年表現相對低迷,對整個行業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拖累。”付炳鋒解釋,原因在于,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對傳統燃油汽車市場份額造成了較大擠壓;另一方面,合資企業在新能源汽車轉型升級方面進展相對緩慢,且產品競爭力不足,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傳統燃油汽車市場穩定增長。


      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22年,我國燃油車銷量從2810.2萬輛下降至1997.7萬輛,銷量減少812.5萬輛;新能源車銷量從77.7萬輛增長至688.7萬輛,銷量增長611萬輛,新能源車替代效應非常明顯。


      “燃油車是基本盤,是民生車型,仍是汽車市場的大頭。”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要把握好消費結構和節奏,并呼吁從政策上穩定燃油汽車消費。


      針對這一問題,《方案》明確提出穩定燃油汽車消費。具體來說,就是各地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鼓勵在2022年購車指標基礎上增加一定數量的購車指標,以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同時,要加強產業發展監測與市場動態評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下研究制定相關支持政策,消除地方保護行為,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


      “此外,《方案》鼓勵企業以綠色低碳為導向,積極探索混合動力、低碳燃料等技術路線,促進燃油汽車市場平穩發展;鼓勵企業加大高端化、定制化產品供給,深挖細分市場消費潛力。”付炳鋒說。


      穩定產業鏈供應鏈


      “供應鏈是造車企業的技術體系支撐和經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汽車行業和相關產業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同時,供應鏈全球化程度也非常高。”在付炳鋒看來,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對于汽車行業穩增長至關重要。


      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總工程師左世全表示,《方案》將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作為重要舉措之一,對汽車行業穩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統籌汽車產業發展和安全的內在要求。


      “從具體舉措看,該《方案》體現了堅持守正創新、系統觀念的務實安排。”左世全解釋,發揮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臺作用,引導形成長效機制穩定供給,建立健全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監測評估公共服務平臺,及早識別供應鏈安全風險,這些舉措重點從“守正”角度保障短期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和暢通。推動形成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合力,開展“1+N”制造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這兩項舉措則是面向“創新”推動中長期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具體舉措。


      左世全表示,上述舉措有利于很好地從供給側推動汽車行業穩增長保暢通,也有利于面向中長期,在創新驅動下強化汽車全產業鏈抗風險能力,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記者 楊忠陽)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人工智能對汽車業是創造還是毀滅

      前,汽車業是人工智能應用最廣泛的行業之一,眾多車企都在狠砸資金加快在人工智能布局,以加快自動駕駛、車聯網和移動出行等領域的研發。
      2017-08-02
    • 中國汽車業定調2018:穩中有進 結構升級

      中國汽車業定調2018:穩中有進 結構升級

      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預測,2018年宏觀經濟將延續平穩增長,全年GDP增速預計在6 6%,這將為汽車市場的發展創造穩定的外部環境。在汽車市場低增長的大背景下,汽車市場的發展動能將切換。
      2018-02-03
    • 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汽車業幾何

      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汽車業幾何

      特朗普的關稅新政除了會給中國汽車廠商造成影響,實際上,美國車企也不會“獨善其身”,尤其是對于部分具有返銷車型的美國汽車制造商而言。
      2018-04-09
    • 中美貿易摩擦對汽車業影響幾何

      中美貿易摩擦對汽車業影響幾何

      此番貿易摩擦,必然給中美雙方及世界汽車產業帶來常規競爭之外的影響,在損失上究竟孰輕孰重?它將如何影響全球汽車市場競爭格局?中國政府和企業又將如何進一步應對?
      2018-04-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