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如何“走好走穩”?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9-17





      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正火熱進行中。其間舉行的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上,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如何“走好走穩”等話題引發討論。


      人工智能大模型“百花齊放”


      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小川表示,今年以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猛,包括百川在內的多家人工智能大模型產品陸續上線。人工智能技術,特別是大模型技術不僅將重塑現有產業,更將創造全新價值。


      上海聯影智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經理沈振輝認為,當前,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掀起新一輪智能革命浪潮,大型語言模型在語言理解、生成、知識推理等層面正展現出令人驚艷的能力,為其在細分垂直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間。


      騰訊云副總裁吳運聲指出,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百花齊放”,產業落地已過“嘗鮮期”,產業落地實效成為大模型價值的重要評估維度。


      風險與瓶頸


      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創院理事長沈向洋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安全挑戰巨大。如果說搜索引擎是一個有限責任公司的話,人工智能大模型產品就是一個無限責任公司,因為前者輸出的結果都是有記錄,出了問題也是可溯源的;后者輸出的內容都是自己生成的,容易出現所謂“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等風險問題。


      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黃鐵軍則提到數據的重要性。黃鐵軍說,如果“喂”給大模型的數據質量差甚至是錯誤的,將嚴重影響大模型的輸出結果。對于中文大模型來說,存在一個發展瓶頸:國際開源數據集的中文內容少。建設高質量中文數據集是中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的基本前提。


      呼吁構建負責任、可信賴的人工智能治理體系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朱軍認為,面對挑戰,中國已經開展了相關探索,加強技術理論研究,持續構建第三代人工智能,加強技術手段建設,提升訓練數據質量和安全評測能力,并在人工智能安全靶場等方面取得實踐成果。


      黃鐵軍建議,各方共建大規模高質量中文數據庫,促進中文網頁數據匯聚、處理及開放,相關政府部門出臺書籍、期刊論文等版權數據用于大模型訓練的相關政策及規范,盤活中國高質量中文數據資源,加快數據處理相關標準、技術、工具和支撐平臺研發,提高數據處理效率。


      華為云首席技術官(CTO)張宇昕表示,當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火熱,但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安全挑戰也非常之高。希望各方共同努力構建一個負責任、可信賴的人工智能治理體系:一是打造多角色協同的治理體系,二是實現基于應用場景風險的分級治理,三是建立卓越的標準和測試認證能力,四是構建包容的國際多邊治理機制。(記者 陳康亮)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人工智能:尚在爆發臨界點

      從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個關鍵維度,強大的計算能力、海量的數據以及優秀的算法來看,中國都不差。從計算力的維度,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成為全球運行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2017-04-20
    • 未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將呈現六大趨勢

      人工智能不僅成為我國經濟創新發展的新動能,而且成為助推我國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從產業發展角度出發,未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將呈現出以下六個主要發展趨勢。
      2017-05-15
    • 人工智能需要翻越三道坎

      人工智能需要翻越三道坎

      這一波人工智能的研究應用被業界稱作“第三次浪潮”。在人工智能誕生至今的61年里,曾經的兩次熱潮都最終陷于沉寂。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次浪潮有些不一樣。
      2017-06-08
    • 人工智能中國或領跑世界

      人工智能中國或領跑世界

      被譽為下一股技術浪潮的人工智能,正迎來快速發展的契機。人工智能,這一個已誕生61年的概念,正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推動下,深刻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
      2017-06-1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