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中下旬,氧化鋁期貨價格再度反彈至3100元/噸一線,此輪價格走高主要是受到供減需增預期的影響。此前受礦石供應偏緊影響的部分產能還未能復產,而四季度,氧化鋁產能又將進入集中檢修期,環保整治等突發因素再度引發市場對未來氧化鋁供應不確定性的擔憂。需求端,電解鋁的產能運行率不僅穩定在高位,還有一定產能釋放預期。現貨流通壓力進一步增大了供需偏緊加劇的預期,使得氧化鋁期現貨價格獲得上漲動力。
2023年以來,鋁土礦的供應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各地氧化鋁產能的運行,由此產生的供應端擾動成為推升氧化鋁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隨著國產鋁土礦品位的下降,我國對進口鋁土礦的依賴度正逐年提高。8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七部門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該方案提出:鼓勵進口初級產品,支持冶煉企業與國外礦企簽訂長期采購協議,加大銅精礦、鋁土礦、鎳精礦、鋰精礦、鈷中間冶煉品等原料進口;完善再生原料標準體系,擴大優質再生原料進口范圍和規模;完善礦產品及再生資源產品進口檢驗標準,支持快速檢測能力建設,提高產品進口通關效率。“加大鋁土礦原料進口”等鼓勵進口初級產品的措施,再次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印尼的鋁土礦出口禁令于2023年6月10日正式實施,由于存在一定的緩沖期,印尼禁礦令的實施對我國氧化鋁產能運行的影響較為有限,印尼禁礦令實施后,我國鋁土礦的進口來源結構也發生了細微變化。近期,澳大利亞正考慮對“關鍵礦產”清單進行調整。澳大利亞政府對關鍵礦產采用新的定義,稀缺性不再是被列入清單的先決條件。澳大利亞是中國重要的鋁土礦進口來源國,澳大利亞此番舉措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市場對海外鋁土礦供應風險苗頭再度出現的擔憂。
國產優質礦少 鋁土礦對外依賴度高
鋁土礦位于鋁產業鏈的最上游初級原料端,是生產氧化鋁和電解鋁的最重要原材料,對于上、中游原材料和生產工藝較單一的鋁產業鏈來說,鋁土礦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尤其是對于生產氧化鋁的重要性。鋁土礦的供應狀況及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氧化鋁的產能運行狀況。對于氧化鋁而言,鋁土礦是其生產所需的必要原料,鋁土礦供應出現緊缺,意味著氧化鋁的生產成本可能提高,在無法找到合適鋁土礦補給的情況下,甚至會影響產能的正常運行。
近期,我國廣西、河南等氧化鋁主產區,均因不同程度的鋁土礦供應偏緊問題,導致產能減產。6月份,河南應復墾政策要求,三門峽地區部分鋁土礦停止開采,導致礦石供應趨緊,氧化鋁礦石使用成本攀升,部分產能因成本過高或礦石不足,被迫停產。據第三方調研機構調研,河南三門峽地區的礦山年內難以恢復正常生產,意味著河南地區氧化鋁產能的生產將繼續受到影響。
全球鋁土礦資源有著分布廣、集中度高的特點。USGS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鋁土礦基礎資源儲量320億噸,儲量最多的國家分別是幾內亞、越南、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國。其中,幾內亞鋁土礦儲量約為74億噸,約占世界儲量的23%;越南鋁土礦儲量約占世界儲量的19%,澳大利亞鋁土礦儲量約占世界儲量的16.56%,而中國的鋁土礦儲量僅占全球儲量的3%左右。反觀產量,中國鋁土礦產量卻位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地質局數據顯示,2021年,澳大利亞、中國和幾內亞的鋁土礦產量占比分別為28.2%、22.05%和21.79%。
中國龐大的鋁產業鏈支撐起了鋁土礦的龐大需求量,作為氧化鋁及電解鋁的第一生產大國,中國對鋁土礦的需求量位居世界第一位。若以中國目前電解鋁運行產能為4300萬噸粗略估計,則相應上游需要消耗鋁土礦總量近2億噸,中國的鋁土礦資源無論品位還是儲量,都難以滿足龐大的需求量。中國鋁土礦資源品位較差,多為一水硬鋁型礦石,且隨著前期的過度開發,品位進一步下降,開采難度擴大。2018年以來,中國鋁土礦產量呈現出逐年減少的態勢,SMM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的鋁土礦產量共計6780.56萬噸,同比降低24%,國產鋁土礦的產量主要來自山西(占比36%)、河南(占比9%)、廣西(占比35%)、貴州(占比12%)。
在國產礦供應緊張的影響下,我國鋁企轉而使用海外鋁土礦,龍頭鋁企甚至直接在海外投資建廠,以獲取優質鋁土礦資源,彌補供應缺口,降本增效。近年來,我國鋁土礦的對外依賴度逐年提升,并且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目前,山東地區氧化鋁產能全部使用進口礦進行生產;山西地區混合使用國產礦和進口礦;廣西地區部分產能只使用進口礦石生產,部分產能只使用國產礦生產。上述3地氧化鋁產能占據全國產能的近七成。
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共計進口鋁土礦總量達20646.82萬噸,同比增長92%,主要進口國來自幾內亞、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
印尼禁礦后 我國鋁土礦進口變化
受到地緣政治、自然氣候以及民族資源保護主義的影響,我國鋁企進口和使用海外鋁土礦也處于不斷變化和調整中。印尼曾是我國進口鋁土礦的最大來源國,但受到當地反復禁礦的影響,其供應穩定性大打折扣。我國鋁企開始積極尋找其他海外礦石來源,以降低風險。近年來,我國從印尼進口的鋁土礦數量明顯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幾內亞鋁土礦進口量的不斷攀升。目前,自幾內亞進口的鋁土礦數量已經在我國進口鋁土礦總量中牢牢占據第一的位置。中國多個龍頭鋁企均在幾內亞境內投資建廠。2023年,在印尼禁礦令影響下,我國對幾內亞礦石的進口依賴度進一步提高。2023年以來,幾內亞礦石月度進口量與同期相比均有增加,且多個月份的進口量與同期相比創下歷史新高。
印尼禁礦后,幾內亞彌補大部分供應缺口
印尼的鋁土礦出口禁令于2023年6月10日正式實施。早在2021年末此消息就已傳出,國內生產廠商早已有所警惕。從數據來看,自2023年1月份以來,我國從印尼進口鋁土礦的數量顯著減少,印尼進口鋁土礦在整體進口礦石中所占比例也顯著下降。3月份,中國氧化鋁運行產能8200萬噸,其中,使用進口礦的產能占比達到61%,使用印尼礦的氧化鋁產能僅剩70萬噸左右,而去年同期使用印尼礦的氧化鋁產能為800萬噸。從整體來看,由于存在一定的緩沖期,印尼禁礦令的實施對國內氧化鋁產能運行的影響較為有限,但幾內亞運輸距離較遠,礦石的使用成本稍有提升。
就使用幾內亞礦石而言,目前,對我國氧化鋁生產影響較大的則是幾內亞當地雨季礦石開采和運輸問題。受氣候影響,幾內亞的礦石開采和運輸量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歷史數據顯示,在旱季,幾內亞每月可以運輸、駁運和裝載800萬噸以上鋁土礦,而一般來說,每年雨季的9—10月份,從幾內亞進口的鋁土礦數量相比于其他月份明顯減少,每年9—10月份,我國從幾內亞進口鋁土礦的數量較正常月份下降約20%~30%。
結合國內氧化鋁及電解鋁的產能運行情況來看,9—10月份,正是國內鋁消費旺季,對鋁的需求有所推升,傳導至中上游,氧化鋁及電解鋁產能的運行也將保持在較高水平。而目前來看,在9—10月份的鋁消費旺季,我國最大的進口礦來源國幾內亞的鋁土礦供應能力卻出現了小幅下降。與此同時,如果國內鋁土礦的開采和供應也出現問題,無法尋求到合適的補充途徑,將進一步加劇整體鋁土礦的供應緊張問題,從而導致氧化鋁產能的運行受到影響。
澳大利亞進口礦未來或有供應危機
印尼禁礦帶來的缺口,并沒有通過增加澳大利亞的進口量來補足,我國自澳大利亞的進口量并沒有出現比較明顯的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亞鋁土礦有機物含量相對較高,影響氧化鋁溶出。數據顯示,冶煉1噸氧化鋁通常消耗2.3~2.7噸鋁土礦,對氧化鋁企業而言,澳大利亞鋁土礦性價比不及幾內亞進口鋁土礦。另外,受國際政治影響,澳大利亞的供應存在著風險和隱患。近日,澳大利亞正在考慮對關鍵礦產清單進行重大調整,或將鐵礦石、鋁土礦、焦煤等大宗商品列入其中。澳大利亞是我國第二大鋁土礦進口國,這一舉措無疑將鋁土礦的供應問題再一次推上風口浪尖。具體而言,當前,鋁土礦被澳大利亞列入“關鍵礦產清單”還只是處于意向階段,并沒有具體的政策出臺,對當前澳大利亞出口至中國的鋁土礦數量和價格都沒有產生直接影響。對于澳大利亞來說,其國內對鋁土礦的需求量遠遠不及其產量,因此,若未來澳大利亞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阻礙鋁土礦出口至中國,將面臨著鋁土礦產量過剩、過剩產量流向何處等諸多問題,當地企業將成為重要的阻力。因此,筆者認為,澳大利亞的此番舉措對當下鋁土礦供應的影響有限,從意向到有政策出臺和落地都存在一定的阻力和時間緩沖期。就未來而言,中國鋁企或尋找更多鋁土礦進口來源,以逐漸轉嫁風險。
非主流鋁土礦進口國增量明顯
2023年,來自非主流鋁土礦生產國家,如土耳其、黑山、巴西等地區的鋁土礦進口量在短期內有了較明顯的增長。數據顯示,8月份,自非主流來源國進口鋁土礦63.6萬噸,環比增長53.5%,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070%;1—8月份,中國從非主流來源國共進口376萬噸鋁土礦,同比增長349%。
今年以來,中國從幾內亞、澳大利亞以外的非主流進口來源國進口的鋁土礦數量顯著提升,究其原因,可以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來分析。從供給端來看,印尼禁礦令生效后,我國鋁土礦進口方面出現了約1.5億~1.8億噸的供應缺口,雖然在進口令實施前期,國內生產廠商已逐步轉向使用幾內亞礦石,但缺口在短期內無法完全被彌補,因此,其他非主流國家成為彌補小部分供應缺口的選擇。我國國內的鋁土礦供應受到環保政策或產區天氣影響,會出現供應上的暫時短缺,而幾內亞以及澳大利亞的進口鋁土礦,多以簽訂長單的貿易形式為主,很難有可以臨時采購的現貨。因此,在國內礦石供應出現季節性或突發性的供應缺口,而以長單貿易模式為主的幾內亞礦和澳大利亞礦沒有現貨作為采購補給的情況下,來自其他非主流國家的鋁土礦會受到青睞,作為臨時性的補給。2023年上半年,氧化鋁新投產能集中釋放,中國氧化鋁每月在產產能均維持在8000萬噸以上,總體高于2022年同期,對鋁土礦需求量的增加也進一步放大了供應上的缺口。綜合以上因素,2023年,從非主流國家進口鋁土礦的數量有了明顯的增長。
具體來看,進口量增長最為明顯的是來自于土耳其的鋁土礦,SMM數據顯示,8月份,土耳其對華出口鋁土礦約11萬噸,2023年累計對華出口超百萬噸,已超過2022年該國全年對華出口量約40萬噸,增長超過60%。而土耳其的鋁土礦之所以能作為階段性的礦石補給,一方面,由于土耳其鋁土礦資源的品位使其具有可以被國內產能使用的可能性,土耳其鋁土礦均為高溫一水礦,鋁含量較高,適用于配有高溫氧化鋁生產線的氧化鋁精煉廠,據了解,中國企業多進口土耳其的礦石用來與國產礦配礦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土耳其目前對鋁土礦出口較為支持,企業的生產和貿易意愿有所加強。據Mysteel調研,土耳其最大的鋁土礦生廠商CTC能源礦業公司2023年計劃生產300萬噸鋁土礦,其中約2/3出口至中國。據悉,土耳其拉曼礦業有限公司表示,計劃在2024年初開始向中國出口鋁土礦,并爭取在2024年出口達到約100萬噸。據Mysteel了解,另還有2~3家鋁土礦生產商均有對我國出口鋁土礦的意愿,主要集中在土耳其西部,由于礦山的開采量有限,出口持續性還有待驗證。
從長期來看,土耳其的鋁土礦并不適宜作為我國主要的進口來源。土耳其礦石雖然適宜高溫生產線,但有機物含量也相對偏高,土耳其鋁土礦TiO2含量普遍高達6%左右,長期使用會造成生產線受損,更多買家傾向于使用TiO2含量3%以內的鋁土礦。從運輸成本上來看,土耳其距離我國氧化鋁主產區較遠,運輸成本并不占優勢。
巴西自2022年12月份恢復對中國出口鋁土礦,據SMM數據,截至2023年8月份,巴西對華出口鋁土礦已達100萬噸,今年各月均超過10萬噸。巴西的鋁土礦探明儲量約2億噸,主要為三水鋁石,與土耳其礦相比,巴西的鋁礬土礦品位更高,產量更大,供應也更穩定。Mysteel數據顯示,巴西目前在運行的氧化鋁產能合計1055萬噸/年,對應鋁土礦需求2600萬噸左右,除自用外,巴西的鋁土礦多出口至加拿大,目前,中國已成為巴西第二大出口目標國。但巴西也存在距離中國較遠、運輸成本較高的問題,且其鋁土礦資源主要位于亞馬遜地區,雨季的礦石開采和從產區至碼頭的運輸也會受到一定影響,這一點與幾內亞有著相似之處。
加納出口至我國的鋁土礦數量也表現亮眼。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份,我國自加納進口鋁土礦近84萬噸,已經遠超2022年的40萬噸。加納的鋁土礦與幾內亞相似,為紅土型鋁土礦,但與幾內亞相比,加納還未成為跨國鋁企的角逐之地。近年來,加納政府才逐漸擴大鋁土礦資源的勘探和開發,目前產量有限,當地企業正努力實現產能的擴張,未來有一定的開發潛力。另外,近期,加納礦業組織也呼吁立法限制鋰、錳、鋁土礦等關鍵礦物出口,加納鋁土礦供應未來的走向如何,仍不明朗。
從歷史經驗來看,受到行業集中度與生產工藝的影響,氧化鋁產能會依賴于使用某一品位或相似品位的礦石,同一產能生產線很難改用品位不同的鋁土礦進行生產。因此,在一定時間內,對某一礦石進口來源國的依賴度較高成為一種行業規律。非主流進口國家的鋁土礦更多的是作為在國產礦和主流進口國家礦石供應出現問題時的臨時性補給,非主流鋁土礦進口國的供應持續性和穩定性有待驗證,現有生產線的工藝也有所限制,短期內,我國整體進口比重難以有較大的提升,從幾內亞、澳大利亞進口礦石仍將長期占據主導地位。
從總體來看,近期,非主流鋁土礦進口國家稍微嶄露頭角,讓我們看到了從這些國家進口更多鋁土礦的可能性,但目前更多是供應缺口下暫時性的補給,其供應穩定性仍然有待觀察,從幾內亞、澳大利亞進口礦石仍將長期占據主導地位。未來,我國鋁土礦的對外依賴度進一步提高已是必然趨勢,而在地緣政治、自然氣候以及民族資源保護主義的影響下,如何拓寬鋁土礦的進口來源渠道,避免對某一進口途徑依賴度過高帶來的供應風險,將是未來的重要議題。(國信期貨)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