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柴油規模化推廣難在哪?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25





      核心閱讀 我國自“十五”時期開始發展生物柴油,并在多地開展推廣試點工作,但因在原料供應、市場機制、推廣使用等方面存在短板,大多數地區最終并未推廣起來,目前僅上海形成較完善的產業鏈。此次國家能源局調研上海經驗做法,強調有序開展生物柴油推廣應用,意義重大。


      日前,國家能源局在上海組織召開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工作現場會,交流分析我國生物柴油產業發展情況,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會議強調,發展生物柴油產業、推進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工作,既有利于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又有利于防止“地溝油”回流餐桌,保障食品安全。


      國家能源局表示,將適時組織“地溝油”收儲運體系比較完善、具有推廣意愿、有生物柴油生產企業布局的區域,有序開展生物柴油推廣應用試點,逐步形成示范效應和規模效應。會議要求,有關地方要加強組織領導,多方協同形成合力,將生物柴油推廣應用納入本地區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及保障食品安全工作中統籌謀劃。


      多位與會者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我國自“十五”時期開始發展生物柴油,并在多地開展推廣試點工作,但因在原料供應、市場機制、推廣使用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大多數地區最終并未推廣起來,目前僅上海形成較完善的產業鏈。此次國家能源局調研上海經驗做法,強調有序開展生物柴油推廣應用,意義重大。


      最主要的可再生交通替代燃料


      生物柴油是指以動植物油脂為主要原料生產的液體可再生燃料,具有高十六烷值、低硫等特點,一般與傳統石化柴油以一定比例混合后使用,對于改善傳統柴油車尾氣中烴類、一氧化碳和黑煙排放效果明顯。


      據了解,目前生物柴油作為最主要的可再生交通替代燃料,已在全世界得到廣泛重視和發展。數據顯示,全球生物柴油產能從2015年的3900萬噸增至2021年的5300萬噸,產量從2015年的2800萬噸增至2021年的約4000萬噸,新增部分主要來自北美、南美和東南亞。


      我國生物柴油生產主要以餐廚廢棄油脂為主的“地溝油”和油脂工業的油腳為原料,與傳統石化柴油相比,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約80%。


      “發展生物柴油可謂'一石多鳥'。首先,生物柴油是綠色可循環再生的低碳燃料,對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次,從能源安全角度看,生物柴油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尤其在高油價時期,可作為部分替代能源;另外,作為餐廚廢棄油脂的消納途徑,生物柴油可有效杜絕餐廚廢棄油脂回流餐桌的問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能源處高級工程師李頂杰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指出。


      推廣應用難題多


      事實上,我國試點推廣生物柴油已有近20年。


      “生物柴油試點推廣很早就啟動了,大概在2005年左右,當時的主要邏輯是旨在保障能源安全,多方面替代補充燃油。但截至目前,除上海形成較為完善的'收、運、處、調、用'產業體系外,其他地方都沒推廣起來。”江蘇省石油流通行業協會專家丁彥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


      談及原因,丁彥指出,餐廚廢棄油脂源頭多、分布廣,整個收集難度大,對管理能力要求很高,很多地方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回收體系,導致無法形成穩定的原料供應。


      李頂杰也指出,由于原料建設不及預期,間接導致生物柴油產業沒能發展起來。“當時還在云南種植小桐子,試圖發展油桐、油棕等非食用油脂制生物柴油,但并沒有形成規模。”


      此外,經濟性也是制約我國生物柴油發展的主要原因。


      李頂杰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根據國家發改委及國家海關總署公布的統計數據,2022年,供國家儲備用0#柴油均價為8525元/噸,生物柴油出口均價為9606元/噸,柴油出口均價為6400元/噸。


      “如果沒有補貼,石油銷售企業銷售生物柴油就面臨虧損。”李頂杰表示,“全世界生物柴油生產成本較傳統石化柴油均普遍偏高,因此各國推廣生物柴油均需給予一定政策支持。比如強制消費比例或數量、財政補貼、全產業鏈管控等。”


      上海模式值得借鑒


      在多位受訪者看來,上海之所以能推廣成功,與其政策大力支持以及較強的管理能力息息相關。


      據《中國能源報》記者了解,近年來,上海市持續探索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的推廣應用。自2018年起,陸續發布一系列支持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推廣應用的相關管理辦法,對全市餐廚廢棄油脂從收運、處置以及在加油站推廣應用等各個環節,形成了全產業鏈閉環管理、價格聯動、托底保障、產品順暢應用的體系。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3年初,通過政策引導,上海市累計銷售B5生物柴油190萬噸。


      在丁彥看來,上海整個產業體量較大,地方推動能力較強,并有較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和較強的財政支持政策,打通了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的全產業鏈,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


      “在現有資源條件下,只有餐飲廢棄油脂有條件形成一定規模,也是最現實可行的資源選擇。可在上海模式基礎上,在有條件、有意愿的地區進行試點推廣。”李頂杰表示。


      針對如何高質量推進生物柴油試點推廣工作,李頂杰建議:“一是對餐廚廢棄油脂建立起健全的收儲加工鏈條,抓住源頭,把餐廚廢棄油脂作為重要的內容管理起來,保證原料來源;二是要有合格的能夠生產生物柴油的企業;三是保證生物柴油的銷售渠道,建立起一個和成品油銷售企業相關聯的機制,鼓勵成品油銷售企業銷售生物柴油;四是引導消費者使用生物柴油,通過宣傳,提高綠色發展意識。”(記者 李玲)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