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整重塑中加快轉型發展--2023年全球油氣行業發展綜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3-12





      2023年,世界能源格局深度調整,熱點地區沖突、大國地緣博弈、能源轉型等相互交織。在這一背景下,全球油氣行業呈現哪些顯著特點?2024年又將有哪些趨勢?


      2月28日,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在北京發布《2023年油氣行業發展報告》(簡稱《報告》),圍繞“調整重塑中的能源安全和能源轉型”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度分析,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為總結和展望油氣行業發展形勢提供了高質量參考。


      油氣價格從高位回落 市場由緊平衡趨向寬松


      2023年,全球油氣市場和油氣行業在調整重塑中漸進復蘇,呈現價格整體回落、供需基本平衡和轉型穩妥推進的特點。


      在石油市場,“歐佩克+”通過多輪減產持續管控供給量,石油庫存保持低位,加上中國等亞太地區國家需求持續恢復,為油價提供了堅強支撐。同時,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帶來的溢價消退,油價同比下降17%,但仍維持在80美元以上高位。2023年,全球油氣上游投資保持小幅增長,S&P Global的數據為10%,呈現了供需兩端緩慢恢復的特點,全球石油市場維持緊平衡。


      在天然氣市場,受制于全球經濟恢復乏力,2023年,全球天然氣需求消費量同比增長0.5%,亞太地區為需求恢復的主要力量。同時,全球天然氣產量小幅增長0.8%。其中,LNG產量由2022年增長2.9%下滑到2023年增長0.9%,產能增長放緩明顯。在供需緩慢增長的背景下,全球天然氣市場趨于寬松,2023年全球天然氣價格同比下降超過50%。


      在天然氣貿易方面,由于地緣政治影響,天然氣價格波動呈現寬幅高頻的特點。其中,管道貿易量下降,LNG貿易量持續增長。全球天然氣貿易格局持續調整。


      展望2024年,石油市場有望持續趨于寬松,價格波動中樞將下降至70美元附近,天然氣市場供應將穩步增長,需求復蘇仍然緩慢。由于地緣政治風險仍然存在,油氣價格不排除出現大幅波動的可能。總體來看,全球油氣市場將有望保持供略大于求的寬松狀態。


      能源轉型加速推進 全球減排持續發力


      2023年,全球能源轉型持續加速,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首次跌破80%,各國和主要石油公司在綠色轉型上的重視程度顯著增強,國際碳市場影響力不斷加大,歐盟碳價創歷史新高,突破100歐元/噸。


      作為全球推動綠色轉型的先鋒,歐盟持續出臺政策措施。去年2月,歐盟委員會推出“歐盟綠色協議工業計劃”。今年2月6日,歐盟就《凈零工業法案》達成臨時協議,提升綠色產業在宏觀產業戰略中的地位,并在海上風電、太陽能、可持續交通等綠色產業領域完善政策規劃,鼓勵并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推進相關領域發展,以便在全球產業轉型浪潮中謀求競爭優勢,助力歐盟到2030年將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逾55%,到2040年實現排放量減少90%。


      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建成29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加拿大宣布取消低效化石燃料補貼,法國通過了“綠色產業法案”,發布了能源效率提升指令。非洲國家在首屆非洲氣候峰會上通過了《非洲領導人關于氣候變化的內羅畢宣言及行動呼吁》,號召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攜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阿聯酋宣布提供45億美元資金支持非洲國家的清潔能源發展。中國國內碳市場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正式啟動,助力綠色低碳轉型。


      在減排的同時,新能源行業發展也在加速。今年1月,國際能源署發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場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比2022年增長50%,裝機容量增長速度比過去30年的任何時候都要快。歐洲、美國和巴西也經歷了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創紀錄增長。預計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將超過煤炭成為全球主要的電力來源。


      2023年,全球生物燃料產業也迎來黃金發展期,生物燃料在航空領域逐步推廣,開始替代更多高污染燃料。同時,氫能產業加速發展,全球有14個國家已經發布氫能利用政策和技術規范。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也是CCUS產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全球正在運行中的商業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超過60個,碳捕集超過4000萬噸/年。麥肯錫預測,未來,可再生能源需求有望大幅提升,發電量占比將從2023年的25%飛速提升至2035年的51%。


      石油企業重新聚焦上游 務實推進低碳業務發展


      面對2023年油氣行業的動蕩變革,各大石油企業重新聚焦上游油氣資源戰略,持續優化油氣資產組合,提升全產業鏈的業務盈利水平。


      過去一年,各大石油公司重新強化上游業務,上游油氣投資同比增長18%。2023年,全球油氣價格相對處于高位,有利于石油公司上游勘探開發業務獲取利潤。bp放緩油氣產量削減計劃,將2025年和2030年的油氣日產量目標在2020年戰略目標的基礎上分別提高了230萬桶和250萬桶。殼牌也調整了其削減油氣產量計劃,2030年前油氣產量將保持小幅增長。埃克森美孚收購先鋒自然資源公司,增強了在二疊紀盆地油氣資產的優勢。雪佛龍收購赫斯公司,進一步鞏固了在北美頁巖和墨西哥灣上游的核心資產。


      在新能源轉型上,各大石油公司聚焦優勢領域,發展目標更加務實。2018年以來,國際大石油公司在低碳業務上多元布局,投資持續大幅增長。2023年,各大石油公司調整低碳業務范圍,更加重視低碳業務的盈利性,更新低碳業務的發展目標。各大石油公司全年收購CCUS、生物質能、氫能等項目的數量已經超過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占到石油公司收購量的60%。鋰電業務也成為國際大石油公司低碳業務投資的新領域。例如,埃克森美孚投資1億美元購買Galvanic Energy公司12萬英畝鋰礦。


      在此基礎上,各大石油公司著力打造傳統油氣業務與低碳業務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bp在英國提賽德地區打造的碳中和產業集群,包括英國最大的藍氫項目、英國首個綠氫項目、NET發電項目以及NEP CCUS項目等。道達爾則在伊拉克投資270億美元打造能源綜合利用項目。在國內,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主要石油公司堅持生態優先、多元融合發展,大力推進陸上油氣礦區及周邊地區風電和光伏發電,統籌推進海上風電與油氣勘探開發,加快提升油氣上游新能源開發利用能力,積極推進綠色油氣田示范建設。(記者 王馨悅)


      轉自:中國石油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