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搶抓數字化轉型 推動線材制品優化升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4-22





      我國是原材料工業大國,有多種產品產量位居世界首位,但是 “大而不強”問題比較突出。為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印發的《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 (2024-2026年)》,推動線材制品行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近日,中國線材制品行業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推進大會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黃導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綠色制造、智能制造二者是并行關系,同時也是相互融合的關系,是我國線材制品行業發展的大方向。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工業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施燦濤認為,我國線材制品行業通過引入智能傳感器、大數據分析和云計算技術,實現對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和優化。線材制品企業可以根據生產數據調整生產參數、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可以降低能耗和減少廢棄物產生,實現綠色生產。


      智能制造是產業優化主攻方向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原材料工業發展水平和質量直接影響和決定著一個國家工業化與制造業發展水平。同時,原材料工業是排放大戶,是工業綠色發展和實現 “雙碳”目標的主戰場。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原材料所所長肖勁松分析,原材料工業是典型的流程工業,具有原料來源多、工藝流程長、工況環境復雜等特點。“目前,我國推進新型工業化對原材料工業提出了創新發展、智能發展、安全發展、綠色發展的新要求,而數字化轉型是原材料工業實現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的一個手段。”肖勁松向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劉剛認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和質量強國的根本途徑,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筑強大物質技術基礎。要堅定不移以 “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 “綠色能源”為戰略支撐,推進科技創新,實現我國工業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打造中國式現代化新的發展動力。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決定因素。當前,我國擁有制造大國疊加網絡大國的“雙重”優勢,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和技術領先、覆蓋最廣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處于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期。施燦濤認為,制造企業競爭的本質是 “資源配置效率”的競爭,制造企業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包括 “人-機-料-法-環”,資源配置就是生產要素協調的過程,即如何利用有限的生產要素創造最大的價值。


      中國工業報記者在大會現場了解到,寶鋼金屬公司智能制造的依據就是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以“鼎新”帶動 “革故”,以增量帶動存量,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線材制品行業發展處上升階段


      對于傳統的線材制品行業而言,企業最關心的三個焦點是訂單交期(取決于生產計劃和效率)、產品質量 (取決于技術規范和工藝流程)、綜合成本 (取決于有效產出和精益化)。施燦濤介紹,經過幾十年特別是近二十年的發展,我國線材制品行業在原料、市場、技術、裝備、產業配套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原料已能滿足國內線材制品絕大部分需求。


      施燦濤分析,我國線材制品大量出口到國際市場,但存在以中低檔產品為主現象,表現在進出口方面是產量、價值倒掛,即出口量是進口量的五倍,但價值基本相當。而我國線材制品技術、裝備方面則與國外基本上處于同等水平,不存在代差,甚至我國部分企業裝備較國外整體水平還處于偏上水平,表明我國線材制品行業發展處于上升階段。


      在上游方面,由于國內鋼材產能產量的持續釋放和在世界鋼材產量占比的擴大,可滿足國內絕大部分線材制品需要。在下游方面,完全滿足國內在釘網、低碳、彈簧、軸承、輪胎、緊固件、起重工程機械等行業的發展和出口需要,以及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等行業的發展需要。


      施燦濤表示,得益于近二十年來規模的持續擴大,我國線材制品產業迅速培養起大批人才,并集聚沉淀了可完全滿足國內線材制品行業發展所需的工藝、技術、裝備。未來,我國線材制品行業發展趨勢:一是品種結構持續調整;二是工藝技術轉型升級;三是基礎支撐技術持續提升;四是數字化支撐不斷增強。


      數字化轉型是行業升級現實需要


      數字化轉型是促進線材制品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可以助推線材制品行業從 “粗放式管理”到 “精細化管理”再到 “智能化管理”。施燦濤認為,數字化轉型是線材制品行業轉型升級的現實需要。目前,先進制造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社會、企業運作模式,為線材制品行業競爭力重構創造了新機會,使線材加工過程更加精準、更加高效。


      據介紹,我國線材制品數字化轉型實施路徑:夯實體系、筑牢基礎、深化賦能。即自動化 “強基”、信息化 “固本”、智能化 “提智”。但是,我國線材制品行業數字化轉型存在的問題:一是數字化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二是數字化基礎設施需升級;三是數字化業務覆蓋面不全;四是數據利用有待強化。線材制品行業推行數字化轉型,要遵守 “從易到難、由點到面、長期迭代”的原則,確保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實現真正的可持續性增長。


      事實上,我國線材制品行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雖然相比其他行業起步較晚,但部分先行企業的成功案例證明了在線材制品行業推行數字化轉型是可行且有成效的。目前,我國線材制品行業數字化轉型最主要的課題之一,就是讓線材制品企業內部管理 “減負”,讓企業發展聚焦在更有價值的事務上。


      天津銀龍預應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自動化、智能化裝備研發制造,延伸發展綠色新能源材料和裝備新領域。綠色制造方面,公司業務由基礎設施建設向核電、風電、光伏等綠色新領域推進,助力國家 “雙碳”目標的實現。智能制造方面,公司打造5G全鏈接工程項目,將5G網絡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實現更高效、更智能的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天津銀龍對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的興趣和信心愈發增強。”天津銀龍預應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志峰表示。(記者 孟凡君)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