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集裝箱運價持續上漲動力不足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6-04





      進入4月后,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連續上漲,前三周為微幅上漲,之后漲幅有明顯擴大。截至2024年5月10日,上海航交所發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報收于2305.79點,較上一期漲幅高達18.82%。


      分航線來看,4月份以來,波斯灣航線運價率先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南美航線運價緊隨其后開啟穩步上漲行情,隨著船公司運力投放和航線布局的調整,4月下旬大部分上海出口集裝箱航線運價均有明顯上漲。截至2024年5月10日,上海出口集裝箱航線中,南美航線、西非航線運價較4月初上漲超70%,澳新航線、南非航線運價漲幅也超過50%,歐洲航線、美西航線運價漲幅則分別為44%、33%。


      但與疫情時期的運價高峰相比,目前的航線運價上漲幅度仍然有限,且上漲邏輯并不相同。近期集裝箱運價回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市場實際成交情況如何?


      從近期集裝箱運輸需求看,全球集裝箱海運貿易量在3月后確實有所回升。截至2024年3月,克拉克森集裝箱貿易月度指數為131點,同比上漲8.2%。根據海關總署統計,4月我國以美元計價的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速由負轉正,小幅增長1.5%,船舶、汽車、集成電路、家具等產品增長明顯。但與2023年同期相比,目前的增幅仍較有限。


      分航線來看,1月至4月中國對越南、巴西等新興市場的出口貿易額(美元)同比增速達到20%以上,東南亞航線、南美航線貨量增長明顯,尤其是南美航線因大量新能源汽車要趕在7月關稅改革之前到達目的港,疊加華東華北地區的太陽能、紡織品、白電貨等長協客戶產品出口,航線需求銳增。另外,美西、加拿大的市場需求有所增加,但其他地區貨量增長并不明顯。


      同時在運力方面,根據克拉克森的統計,截至4月全球集裝箱船隊運力同比增長9.7%,當前閑置運力(以TEU計)也處于2.3%的較低水平,集裝箱船舶平均航速小幅回升至14節左右,全球集裝箱船舶運力供給保持增長,運輸市場供需增速基本持平。由此可見,本輪運價的上漲多由供需基本面以外的因素造成。


      首先,突發地緣政治事件造成貨量轉移及船舶繞航。受紅海事件影響,市場大部分紅海貨量轉移至中東線,同時船東船只回流出現緊張,中東航線運價率先出現上漲。另外,紅海事件導致多家集運企業船舶選擇繞行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大大降低了船舶周轉效率,消耗了大量市場運力。根據測算,在紅海事件以前,集裝箱班輪以經濟航速18節從遠東航行至歐洲,往返耗時約90天;在紅海事件以后,因繞航好望角而增加約3500海里(6480公里),往返耗時將增加12天至14天,在航速不變的前提下,將降低15%左右的運力,使得航線運力變得尤為緊張。


      其次,空箱回流不暢造成港口缺箱嚴重。由于集中繞航增加港口擁堵情況,在途集裝箱數量增多。同時受南美航線行情火爆、巴西港口擁堵的影響,船公司停靠周邊港口進行中轉運輸,空箱回流不暢,導致港口缺箱嚴重,船公司艙位持續緊張,進一步加劇市場緊張氛圍。


      再次,船公司的運力調配將此次運價上漲行情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本輪運價上漲始于中東航線、南美航線等,航線運輸需求的提升迫使船公司抽調大量運力支援。同時美線受地區局勢動蕩和美國大選等不穩定因素影響,貿易商加快了補庫存節奏,船公司調整運力投放和航線布局的經營策略,使得其他貨量并沒有明顯增長的航線普遍面臨運力縮減的情況,5月開始,上海出口集裝箱航線運價出現了全面上漲行情。


      全球集運市場淡季不淡,未來運價上漲的持續性如何?


      需求方面,當前部分航線市場需求的回暖主要是由于歐美地區受諸多不穩定因素影響提前加快補庫存,家居類產品及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需求上升,疊加部分國家關稅政策調整存在不確定性,貨主提前安排出貨導致。預計二季度,全球制造業恢復以及補庫存周期的啟動,將對全球商品貿易量形成一定支撐,但受當前運價過熱影響,部分低貨值產品暫緩出口,整體貨運需求后期漲幅有限。同時受二季度集中出貨的影響,三季度集裝箱運輸市場的傳統旺季或將面臨旺季不旺的局面。


      供給方面,根據克拉克森的統計,今年全球集裝箱船隊運力同比增速將達到9.3%,較去年提高1.1個百分點。1月至4月全球集裝箱船交付量累計為159艘、99.9萬TEU,同比繼續大幅增長103.0%,預計全年交付量將繼續保持增長,長期來看市場仍然面臨較大供給壓力。但受紅海事件繞航導致運輸時效拉長、船舶周轉效率下降的影響,目前船公司反饋歐線運力損失比例近30%,新增運力交付后,仍有10%左右的缺口,因此短期內還存在部分運力缺口。


      后期隨著地緣政治因素的逐步解除,各集運企業有望逐步恢復紅海和地中海航行,船舶周轉效率得到提升,港口空箱也將逐步回流,各大運河的通行情況成為當前集裝箱運輸市場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下半年考慮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的高通脹情況基本得到抑制,全球大幅加息即將結束,全球經濟存在企穩的空間,疊加新能源汽車行業或繼續保持強勁,將為中國出口貿易提供一定支撐。但與此同時,在當前集裝箱運力集中交付高峰的背景下,國際集裝箱運輸市場的供需博弈持續存在,運價持續快速上漲的動力仍顯不足。(作者: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航運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李倩雯)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