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行業數字化轉型駛入“快車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6-05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技術開始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應用。煤炭行業作為傳統能源產業,也在加快數字化建設,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日前,由中國煤科規劃院、中國礦業大學、《煤炭經濟研究》編輯部主辦的“第一屆能源新質生產力發展戰略研討會暨第二屆能源經濟學術研討會”在江蘇徐州召開。會議以“新質生產力與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為主題,深入探討能源新質生產力發展戰略。多位專家指出,煤炭行業數字化轉型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載體,為行業提供肥沃的數字經濟土壤、搭建新生產要素組織方式、賦予數據資源和創新環境。


      “我國能源綠色轉型,要推動規模能源清潔化,加快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的清潔化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推動清潔能源規模化,不斷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效率,大幅降低其成本;推動能源體系智能化,打造多種能源耦合互補、高效利用的智能能源系統。”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指出。


      智能化應用“多點開花”


      近年來,煤炭行業數字化轉型越來越受到重視。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應急管理部等八部門發布《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代通信技術、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煤炭工業領域的推廣應用。2024年4月,國家礦山安監局、應急管理部、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印發《關于深入推進礦山智能化建設促進礦山安全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數字化進程,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數據治理和賦能、強化人工智能應用。


      在相關政策推動下,煤炭工業數字化轉型駛入快車道,智能化應用“多點開花”,成效顯著。


      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有超過200個煤礦實施了5G組網和應用,其中有13個煤礦入圍“2023年5G工廠名錄”。我國露天煤礦率先實現了自動駕駛技術的常態化運行。截至2023年6月,我國露天煤礦無人駕駛車輛達300余臺。2021年9月,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攜手華為公司在北京發布礦山領域首個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礦鴻。


      我國煤礦數字化、智能化建設也取得歷史性突破。截至2023年6月,全國煤礦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數量增長至800余個,煤炭采掘技術實現了新的歷史性跨越。人工智能(AI)和機器人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截至2023年6月,基于機器視覺的人工智能技術已在100余個細分作業場景現場實際應用,現場應用的煤礦機器人達到31種、1000臺套。


      “培育煤炭產業新質生產力的本質是發展先進生產力,其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當前,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運用,推動了煤炭行業轉型升級。”中國煤科規劃院副總經理朱拴成表示。


      助力企業改革與體制創新


      煤炭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也助力企業改革與體制創新。


      “數字化、智能化助力煤炭企業組織體制和決策機制變革、管理效能提升、產業鏈協同和服務模式創新。”朱拴成介紹,目前,各大煤礦基本形成了ERP和數據中臺等成熟的架構體系,改變了企業管理者傳統的決策方式,使其更加高效、科學、精準。共享平臺和中心模式也已在各大煤炭集團廣泛成熟應用,實現了流程高效流轉、集團管控有力、決策科學高效。


      此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應用也改變了傳統的煤炭產業鏈、供應鏈格局。比如,河南能源集團打造了全國唯一一家能夠同時提供煤炭、化工、有色等多種大宗商品現貨線上交易的平臺。


      當下,煤炭行業的數字產業體系逐步形成,給行業發展注入不竭動能。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煤炭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報告(2023)》數據顯示,2022年,煤炭信息技術產業呈持續高速發展態勢,企業營收、利潤和研發投入平均增幅繼續保持了30%左右的增長,這表明我國煤炭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技術進步的同時,相關標準體系、產業生態體系也逐步完善。據了解,近三年,煤炭行業共發布各類數字技術相關標準(國家、行業和團體標準)近30項,發布速度明顯加快。各煤炭集團在數字化管理制度和數字化企業標準建設方面均有明顯提升,其中網絡安全制度覆蓋率達到100%、項目管理和系統運維制度覆蓋率達到88%。基于各類信息技術應用的產學研用單位協同合作,成立了各種創新聯盟、協同中心、聯合實驗室等,加快了煤炭信息技術產業鏈生態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頭部企業開始面向行業輸出數字能力


      隨著數字化轉型程度加深,企業傳統的數字化建設模式已不能滿足體系化、標準化、平臺化、協同化、共享化、生態化發展要求,煤炭企業數字化轉型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趨勢,頭部企業開始面向行業輸出數字能力。


      “部分頭部企業已經開始構建煤炭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利用其自身強大的數字化能力面向煤炭行業賦能。”朱拴成指出,以山東能源集團“涅石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例,該平臺基于海量工業數據采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提供面向煤炭及相關行業的SaaS應用云服務,涵蓋智慧設備資產管理、能耗管理、倉儲管理等云端軟件和工業APP。目前,該平臺擁有工業機理模型247個、工業軟件72個,支持工業協議30余種,連接設備339萬臺/套,服務用戶36.05萬名、服務企業246家。


      在朱栓成看來,頭部企業面向行業賦能的背景下,以往煤炭企業的數字化自建模式也將被逐步打破,煤炭企業可以依托行業級平臺通過購買服務方式,享受高標準的數字化服務。


      “隨著企業數字化和煤礦智能化建設、新技術新業態的發展,煤炭企業數據量和數據的價值密度呈現爆發式增長,數據資產化已成為趨勢,但整體對數據要素作用的發揮還不充分,數據治理將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內容之一。”朱栓成認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大范圍、深層次推廣應用,也將極大地減輕各類生產崗位職工的勞動強度,減少井下作業時間,改善職業健康水平。”(記者 李玲)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