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向好 未來積極因素或將增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26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今年7月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數據顯示,7月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向好,貨物貿易等主要流入渠道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銀行結匯13169億元人民幣,售匯17057億元人民幣。1-7月,銀行累計結匯88740億元人民幣,累計售匯100712億元人民幣。按美元計值,7月,銀行結匯1847億美元,售匯為2392億美元。1-7月,銀行累計結匯12483億美元,累計售匯14165億美元。


      7月,銀行代客涉外收入44363億元人民幣,對外付款45352億元人民幣。1-7月,銀行代客累計涉外收入286563億元人民幣,累計對外付款291732億元人民幣。按美元計值,7月,銀行代客涉外收入6221億美元,對外付款6359億美元。1-7月,銀行代客累計涉外收入為40308億美元,累計對外付款41036億美元。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根據有關數據,7月銀行代客涉外收入環比增長9%,支出增長7%,收支逆差環比收窄41%。這表明跨境資金流動在7月呈現積極的態勢,資金流動更加平穩和有序。


      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我國對外貿易持續較快增長,帶動貨物貿易項下跨境資金凈流入環比增長48%,規模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特聘導師柏文喜表示,作為主要的流入渠道,貨物貿易的增長對跨境資金流動形勢的向好起到了支撐作用,這可能與全球經濟復蘇和中國出口的增長有關。


      數據顯示,外資在7月凈增持境內債券為200億美元,環比增長1.4倍。“這一數據表明,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需求依然旺盛,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持樂觀態度。”袁帥稱,外資增持境內債券的行為,不僅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認可,也體現了他們對中國金融市場開放和改革的信心。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和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投資興趣和積極性有望進一步提升。


      柏文喜認為,總的來說,這些信息表明中國在吸引外資和促進跨境資金流動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這對于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和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都是有益的。不過,跨境資金流動也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全球經濟形勢、市場預期、政策變化等,因此需要持續關注相關動態。


      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未來隨著內外部環境的改善,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平穩運行的積極因素將進一步增多。


      從內部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有力提振市場信心,國內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將得到鞏固和增強;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持續深化,外匯市場韌性將繼續提升。


      從外部看,國際貿易有望恢復增長,世界貿易組織預計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由2023年的下降1.2%轉為增長2.6%左右。同時,美聯儲降息預期增強,近期非美主要貨幣企穩回升,國際匯市環境有望逐步改善。(記者 馬文博)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