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30年建設發展,北斗系統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深度和廣度不斷延伸
從天上到身邊,北斗怎樣影響你我?
閱讀提示
古時,夜觀北斗,辨位南北,北斗七星指引方向、指導生產。如今,北斗巡天,用在身邊,北斗規模應用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催生更多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10月24日,株洲國際會展中心外,一輛環衛清掃車正忙著往返作業,駕駛艙內卻空無一人。
“我們這款無人駕駛清掃車最大的特點,就是運用了精度達厘米級的北斗高精度定位,讓它可以像長了眼睛一般,在城市復雜道路按設計路線進行無人駕駛作業。”說起公司的這款明星產品,湖南紐恩馳新能源車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陽衡充滿自豪。
當天,為期兩日的第三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在株洲舉行。上萬平方米的峰會場景示范區域,集中展現北斗最新產品、技術和豐富應用場景,引來圍觀。
“未來,水下、地面、室內、空中、深空等各類場景都有北斗系統提供服務,社會、經濟、教育、科技及生態環境各個領域都有中國的時空體系提供安全、可靠的時空技術支撐。”峰會期間發布的《北斗產業發展藍皮書(2024年)》這樣展望到。
30載鑄成大國重器。從1994年立項至今,北斗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區域到全球的歷史性跨越。古時“遠在天邊”的北斗,如今已來到人們身邊。
不只是導航
在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展位,一款面向大眾消費的北斗衛星通信終端引人注目。這款名為“北斗信使·靈犀版”的產品,雖不到巴掌大,卻能做到在無網絡環境下,最快5秒精準定位。“用戶只需通過手機App連接設備,即可一鍵上傳位置信息,一鍵SOS求救和報平安,以及自定義發送接收北斗衛星消息。”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北斗信使”能實現上述功能,關鍵在于運用了北斗獨有的雙向通信技術。作為全球首個面向授權用戶提供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統不但具有導航、定位、授時功能,還提供類似于手機“短信”功能的雙向短報文信息服務。
記者在展會現場發現,有多家參展企業帶來了具備北斗短報文功能的可穿戴設備和旗艦機型。“近年來戶外運動、旅游、探險等興起,北斗短報文的消費應用,可使普通大眾在發生意外事故或遇到緊急情況時,設法跟外界取得聯系求救。”有專家表示。
大眾消費應用已成為北斗規模化應用的動力引擎。依托北斗系統導航、定位、短報文等功能,專為老人、兒童、殘疾人等特殊人群設計研發的電子圍欄、緊急呼救、穿戴設備等應用,逐漸成為“剛需”。在福建莆田,一種裝有北斗芯片的老年鞋在當地推廣開來。該鞋具有定位、足跡查詢、超出范圍主動報警等功能,可有效防止老年人走失。
“以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平板電腦、共享出行等領域為重點,建立動態監管和反饋機制,分區域有步驟地提升北斗滲透率。”在本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稱,將加快在大眾消費和工業制造等重點領域推廣北斗應用。
賦能更多應用場景
目送那趟追趕不及的公交車遠去,你可曾想過,公交車有沒有可能像網約車那樣做到實時網約?在株洲職教城,這一設想正在變成現實。
10月15日,株洲公交北斗云尚巴士在株洲職教城試運行。不同于普通公交車,這款搭載北斗系統的新型公交車不設固定線路、站點,通過網絡預約、算法匹配等方式,在區域范圍內根據乘客需求,合并順路訂單形成行駛路線,精準調度車輛,提供點對點出行服務。只需打開微信小程序,確定好出發地和目的地,距離最近的公交車就會像網約車一樣趕來接你。
“北斗云尚巴士最核心的技術支撐,正是北斗系統的應用。”據研發北斗云尚巴士的中車電動公司技術人員稱,北斗系統提供的實時位置跟蹤,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可為這款“網約公交車”提供更為合理的路線方案,減少空駛里程;通過時刻預測,還能夠精準匹配接駁拼單。
通過推進北斗規模應用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催生更多新業態新模式。株洲的北斗云尚巴士,無疑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5G+北斗數字化綠色農場創新應用、北斗+AI道路巡檢系統、北斗+新型智慧城市、北斗智能化水庫管理系統……第三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上發布的《十大北斗應用場景》顯示,當前,北斗技術正在與5G、高精度視覺、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融合,在車聯網、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領域得到創新應用,與智慧城市、智慧海洋、智慧農業等新場景實現融合發展。
記者觀察發現,進一步促進北斗與新興領域深度融合,賦能更多應用場景,推動在各行各業培育形成一批“北斗+”和“+北斗”融合應用示范,成為參會行業專家的共識。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在距離田塊幾百米的無人農場控制室內,將收割機連接上云,用鼠標選取地塊,再點擊“開始”,無人收割機便應聲啟動,開入稻田內自主作業。內置谷倉漸滿時,收割機又會自主回到起點,將稻谷輸送至運輸車輛。在位于湖南益陽大通湖區千山紅鎮大西港村的宏碩再生稻無人農場,高精度的北斗導航配合無人農機,作業誤差可控制在2.5厘米以內。
湖南株洲今年8月份啟用的全國首個“無人機+北斗”低空綜合服務中心,已開通醫療運輸、快遞配送、農特產品運輸等20多條航線。無人機結合北斗高精定位技術,可使降落精度達到厘米級。假如有醫院血液告急,從血站緊急配送血液僅需三四分鐘。
曾經夜觀北斗,辨位南北,北斗七星指引方向、指導生產。如今北斗巡天,用在身邊,北斗規模應用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催生更多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2024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統計顯示,去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5362億元。截至去年底,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已接近2萬家,從業人員近百萬。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作為北斗核心技術策源地,湖南聚力打造全國北斗技術創新引領區、北斗規模應用示范區、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集聚區,已形成覆蓋衛星平臺和衛星載荷、北斗芯片等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條。2023年全省北斗產業總產值450億元,正向千億元級產業集群目標邁進。
10月25日,同樣是湖南株洲。與第三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同期舉行的,還有一家名為“賽德雷特”的衛星智能制造工廠的投產儀式。這個工廠具備每年批量化研制150顆商業小衛星的能力。顯而易見,未來,“北斗滿天星”將更加閃耀。(記者 王鑫 方大豐)
轉自:工人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