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交易”熱情過后,近期美國就業等數據略遜于預期,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美元指數自高位回落。中國一攬子增量政策相繼落實落地,政治局會議給市場進一步注入信心,經濟增長邊際改善。歲末年初,在跨境資金流入穩步增加,外匯供求均衡,國內經濟預期向好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預計人民幣匯率將保持雙向波動、穩中有升的格局。
一、特朗普經濟政策存在內在矛盾
第二屆任期中,特朗普政府將面臨更加復雜的內外部形勢和矛盾。財政政策方面,大規模減稅計劃將減少財政收入,若還要降低預算赤字率,則需削減財政支出,推行緊縮政策,過往幾年美國財政赤字實為經濟增長最大推手,財政緊縮或增加美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
匯率方面,特朗普似乎希望兼得強美元與弱美元的好處,對美元態度反復不定。但強勢美元意味著削減貿易赤字難度更大,關稅或被匯率因素抵消,而弱勢美元雖然有利于美國制造業和出口,但在目前環境下易引發美元貶值的自我強化循環,不利于美元全球主導地位。因此,近期外匯市場更可能在強弱美元間反復搖擺,較難形成單邊趨勢。
二、市場選擇性忽視美元“內貶外升”問題
過去三年,美國通脹高企,美元國內購買力快速縮水,但國際外匯市場中美元對主要貨幣則均保持了強勢。美元匯率“內貶外升”,名義匯率愈發偏離購買力平價水平,直接原因是跨境資本流動對名義匯率的影響加深,深層原因是實體經濟中美國制造業競爭力下滑、消費過熱。歷史經驗看,美國匯率的內外部差異短期內依托于高關稅等政策,長期看,關稅也會損傷美國大型跨國企業自身的商業利益,企業存在較充分的出海布局繞行關稅動力,最終導致名義匯率向真實購買力水平回歸。
三、全球美元多頭頭寸或較為擁擠
過去三年,全球投資者增持美元等高息資產獲取收益,商業金融機構、企業甚至居民均不同程度參與貨幣利差交易。有市場分析指出,全球貨幣利差交易規模或在數萬億美元以上,其中僅日元利差交易規模就超過1萬億美元,利差交易已擴展到金融市場的每一個角落。利差交易背后的同質化交易策略不斷壓縮套息空間,降低了波動率,同時,其特有的系統性風險也在深刻的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環境。一旦出現瓦解,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流動性急劇收縮,造成崩盤,并倒逼美聯儲等貨幣當局通過激進寬松進行“救市”,客觀上會推動美元走弱。
四、支持性貨幣政策發揮效果,助力中國經濟穩中有升
9月以來,人民銀行不斷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為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12月9日政治局會議,專門指出明年將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向市場傳遞了明確的支持經濟信號。一系列支持性貨幣政策持續發揮明顯效果,帶動需求平穩增長,就業物價穩定,資本市場顯著回暖。預計2025年居民部門資產負債表將進一步改善,購買力增強,經濟基本面對我國外匯市場的支撐將更為堅實。
五、警惕2025年出現“黑天鵝”事件,企業應加強匯率風險管理應對
2023、2024年外匯市場以“低波動”為主基調,2025年或是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的一年。除特朗普政府注入的不確定性外,美聯儲降息進程,歐洲經濟的低迷前景,俄烏沖突的變化都可能對市場造成重要沖擊。特別是當前市場參與者普遍習慣于平穩的市場環境,金融機構的短視行為抬頭,對市場快速波動的警惕性略顯不足,一旦出現息差交易瓦解等情景,短時間內或造成部分參與者大額虧損。類似情景在今年7-9月的日元市場已有過預演,彼時日元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快速升值15%。在充滿不確定性的2025年,能夠有效管理外匯敞口,不過度承擔匯率風險,平穩度過市場各類“黑天鵝”事件沖擊,對于外貿企業將顯得尤為重要。(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研究中心)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