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新設備新模式不斷涌現
科技賦能我國物流業向“新”求質
2024年,我國物流運行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勢頭,社會物流總額再創新高,社會物流成本也一再降低,為我國經濟運行發展提供了良好助力。在行業發展過程中,以科技創新催生的產業新動能勢頭強勁,無人機、無人車、低空經濟等新設備、新模式不斷涌現,這些向“新”求質的探索,不僅展現出物流業強大的活力,更是物流業前進的動力。
行業運行持續向好
2024年,我國物流運行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勢頭。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有望超360萬億元,物流市場規模從2016年以來有望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2024年1至11月,得益于一系列穩經濟、促發展政策支撐,經濟運行積極因素持續累積,物流行業多個指標延續回升態勢,物流行業運行持續向好。
同時,我國社會物流成本也一再降低,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經濟運行效率,推動我國從物流大國向物流強國加快邁進,從而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身為物流領域的關鍵業務,202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再創新高。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年人均收快遞超100件,平均每秒產生5400多件快件,最高日業務量超7.29億件。截至2024年11月17日,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具體到鐵路運輸環節,同樣成績斐然。2024年以來,鐵路部門精心組織貨物運輸,統籌運用線路、機車、車輛等資源,持續提升貨運能力。各地鐵路部門根據市場供需狀況,抓好貨源銜接和組織工作,積極推進返空捎腳運輸,有效提升鐵路整體運輸效能。2024年11月,國家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3.5億噸,同比增長5.5%;日均裝車超19.4萬車,創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預測,2025年,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落地見效,社會物流需求將得到進一步提振,我國物流市場將保持溫和增長態勢,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科技成為重要引擎
科技成為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隨著智能科技廣泛應用,物流快遞企業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布局無人車、無人機、智能分揀等先進技術設備,行業運輸轉運能力日益增強,網絡體系逐步完善,服務效率和質量也得以有效提升。
發展智能科技已成為行業共識。2024年3月7日,由眾多知名物流及科技公司共同組成、物流行業內首個專注于大模型應用研究與實踐的聯盟--“物流智能聯盟”在杭州成立。該聯盟旨在加速大模型在物流領域的落地應用,推動物流行業的科技創新和智能化發展。
2024年,快遞企業更是在科技的助推下實現了較快發展。
圓通全面推進數字化升級戰略,不斷增加科技研發投入。實時集成600多類快遞核心業務數據,自主研發行者、運盟等數字工具,并將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相結合,實現了快件流轉全生命周期的可視可控,以及業務運營、企業管理的數字化、移動化、實時化。
近日,中通快遞四川成都某網點上線了新一代翻板機,數萬件快遞包裹只需要掃描不同的區域三段碼,就能被快速分入對應格口中,不再需要人工操作,準確率從75%左右上升至95%。即使日均派件量增加20%達到3萬件,自動化設備依然能輕松應對分揀壓力。
當前,無人快遞車的投入使用成為物流快遞企業提升配送效率、優化運營成本的重要戰略部署。隨著市場條件的成熟,無人快遞車技術不斷升級,行業普及率逐漸提高。
專家表示,“小包裹”映射“大經濟”。過去一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的增長,既凸顯出快遞業的澎湃活力和強勁韌性,也折射出我國消費市場大潛力以及經濟延續恢復性增長、回升向好的態勢。未來,在多項優惠政策和智能科技的加持下,我國快遞業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必將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升群眾消費意愿,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低空經濟活力涌動
作為一種新興經濟形態,低空經濟融合了通用航空和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具有明顯的新質生產力特征。2024年,低空經濟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最新報告,目前全國已有45個城市啟動了低空經濟的政策規劃,其中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15個城市明確表態,未來將與相關企業共同打造低空經濟生態圈。在國家及地方政策的持續助推下,我國低空經濟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據中國民航局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0日,我國低空經濟相關企業年內注冊量達1.03萬家,已超2023年全年。在企業存量方面,我國現存7.5萬家低空經濟相關企業。在行業分布上,歸屬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最多,占比28.4%;在注冊資本區間分布上,我國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注冊資本超千萬元的企業占比近30%。
2024年12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低空經濟發展司正式亮相。據悉,低空經濟發展司是負責擬訂并組織實施低空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有關政策建議,協調有關重大問題等的職能司局。
眼下,越來越多城市加速發展低空經濟。其中,2024年12月31日,湖南低空經濟集團正式揭牌,湖南以產業集聚發展正式大舉搶灘低空經濟領域。
低空經濟人才培育也在提速。最近,教育部發布了《低空經濟相關本科專業申報材料公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6所高校申請增設“低空技術與工程”新專業。(記者 蔣永霞)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