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鈷出口國暫停出口近1個月——
國內鈷價短期波動 難以沖擊鋰電產業
“鈷價大幅上漲,所有正極材料供應商已停止報價,短期內無法下單采購。即日起,所有新訂單均需重新確認價格,建議客戶提前做好采購計劃,適當增加庫存以應對供應波動。”新余贛鋒電子發出的一封客戶告知函近期在業內廣泛流傳。
無獨有偶。廣東云創、慧成能源、浙江鑫升等材料供應商紛紛發函明確,新訂單需重新評估單價,產品售價予以上調。至此,剛果(金)今年2月宣布“暫停鈷出口四個月”的影響已經傳導至國內供應商。作為鋰電重要金屬材料,鈷市波動正攪動鋰電成本上升并帶來供應鏈中斷風險。
捂盤不出 價格走勢看漲
鈷是一種銀白色的鐵磁性金屬,常與鎳、銅、鐵等硫化物礦床相伴而生,具有延展性、耐磨性和高硬度等特性。國內80%以上的鈷被用于加工成硫酸鈷,再與鎳、錳或鋁等元素混合成正極材料鎳鈷錳或鎳鈷鋁,是三元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球鈷儲量僅有710萬噸,且75%集中分布在剛果(金)。鈷市曾多次出現劇烈波動,近年價格高點在2021年,一度飆漲至50萬元/噸,被業內形象地稱為“鈷奶奶”。近年隨著供需形勢改變,鈷價持續走低,今年初一度跌至14萬元/噸,創近20年新低。
為穩定鈷市,應對國際市場的鈷供應過剩問題,剛果(金)戰略礦產市場監管與控制管理委員會宣布暫停所有采礦活動產出的鈷的出口,為期4個月。
禁令發布后,國內鈷市迅速看漲。廣東云創外部聯絡函顯示,鈷酸鋰、三元材料2月26日價格為13.5萬元/噸、9.8萬元/噸,3月3日為16.5萬元/噸、10.5萬元/噸,不到一周價格分別上漲22.22%、7.14%。預計未來幾個月,材料價格依然呈上漲趨勢。
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向《中國能源報》記者指出,出口禁令短期內會引起鈷價上漲,對鋰電產業鏈尤其是鈷酸鋰電池、三元電池成本帶來不利影響。
“近年來,磷酸鐵鋰快速擠壓三元鋰電市場份額,導致下游鈷市需求較弱。材料供應商一直處于成本倒掛情況,庫存普遍較低。突如其來的禁令讓市場感到恐慌,手里有貨的材料或回收企業現在都捂盤不出,市場較難采購到鈷材料。”業內人士說。
市場博弈 長期影響有限
鈷市波動是否會影響我國鋰電產業安全,是當前業內關注的焦點。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我國已建立起多元化供應渠道,出口禁令難以對國內鋰電產業造成沖擊。“目前,磷酸鐵鋰電池市場占比超過80%,而需要鈷的三元鋰電僅占19%,需求相對較少。”
“三元材料中鈷含量已大幅降低,高鎳三元材料中含鈷量僅為6%。鈷酸鋰材料中鈷含量較高(60%),但鈷酸鋰在整個電池材料中占比僅為3%。”吳輝同樣認為,出口禁令不足以對鋰電產業鏈造成大危機。“鈷價受供需形勢波動影響,不會一直上漲。”
對于此次禁令,全球第一大鈷生產商洛陽鉬業表示,目前公司在剛果(金)運營兩座世界級礦山TFM和KFM生產運營活動有序進行,公司將使用已完成出口的鈷產品繼續并盡可能較長久地滿足下游客戶需求,盡可能減少對關鍵需求領域和關鍵客戶的影響。
據了解,剛果(金)到國內市場的運輸周期較長,通常需要3-4個月,業內預計出口禁令影響或在7月最大。國內材料企業將有較長時間予以準備。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禁令并沒限制生產,以剛果(金)年產22萬噸鈷計算,停止4個月出口或影響7.3萬噸可流通鈷原料供應,或在當地形成庫存累積。
剛果(金)方面也宣稱,3個月后對禁令措施進行評估,屆時如有必要,可對該臨時暫停措施進行調整或終止。
“剛果(金)方面也在試探考量,一方面考慮再次放開時,積壓庫存是否會讓價格迅速跌回低價;另一方面,也擔心出口禁令持續時間過長,倒逼下游存量市場切入磷酸鐵鋰或少鈷、無鈷技術路線。”業內人士分析,剛果(金)未來或參考印度尼西亞配額制做法,提前評估來年市場形勢,設定年度開采量和出口量,以平衡供需和保障價格穩定。
兩頭發力 做好必要儲備
除鈷金屬外,鋰電產業的鋰、鎳金屬都面臨類似的供應中斷風險。目前,全球約80%的鋰供應來自澳大利亞和智利,60%的鎳來自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俄羅斯和加拿大。在全球鋰電產業高速發展背景下,高度集中的地理分布將進一步加劇金屬供應鏈韌性挑戰。
“要做好稀有金屬的戰略儲備,以應對極端事件。”業內人士指出,要全面推進鋰、鈷、鎳金屬資源的勘探和開采工作,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同時,加強國際合作,積極探索海外市場供應潛力,通過分散投資、加強合作、風險監測等手段增強對海外資產和權益的風險預警和預防能力。
近年來,企業出海“尋礦”熱情高漲,成為構建多元化、多渠道鋰電供應鏈的重要舉措。印度尼西亞是全球第二大鈷產國,其紅土鎳礦為鎳鈷伴生礦,鎳鈷比為8:1至12:1。中企已在當地布局大量產能,比如華友鈷業年產5萬噸高鎳動力電池三元前驅體材料項目二期已于2月全面竣工,即將進入產能爬坡階段。中企在非洲的鋰礦資源布局已從早期勘探發展至規模化開發。贛鋒鋰業旗下馬里Goulamina鋰輝石項目就是非洲最大的鋰礦之一,一期規劃年產能50.6萬噸鋰精礦,二期年產能計劃擴建至100萬噸。
既要加強前端開采,也要做好后端回收。每回收100克三元鋰電池,就可回收12克鎳、5克鈷、1.2克鋰,是一座優質的“城市礦山”,極具環保價值和經濟價值。持續健全鋰電回收利用體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術攻關,不斷提高回收比率和資源利用效率,是破解金屬資源困境的關鍵措施,更是推動鋰電產業行穩致遠的關鍵環節。(記者 盧奇秀)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