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安新區千年大計: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力促南北區域平衡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許曉    時間:2017-04-11





      春天的故事悄然降臨燕趙大地。4月1日,一則“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重磅消息公布。根據官方表述,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八個字背后昭示著雄安新區建設的意義。多位區域經濟專家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個國家級新區,對于北京來說,是重點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對于京津冀區域來說,有利于加快一體化大戰略格局;對于全國來說,有利于南北區域平衡,加快形成國家級的城市增長極。


      那么,接下來,承載著重大使命的雄安新區,又將如何規劃和發展,如何真正實現產業、交通和城鎮空間的一體化?深圳、浦東經驗對于雄安新區有什么借鑒意義?在未來開發建設中,應避免哪些雷區?記者專訪的眾多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將形成國家級的城市增長極


      “這次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戰略定位之高,可稱得上是千年大計。”


      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范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


      雄安新區的區位優勢不言而喻。“雄安新區位于京滬、京九、京廣三大交通走廊的中心點,將來北京新機場也布局在這個區位上,這里又有白洋淀非常好的生態環境,所以這一區域有極其高的戰略價值。”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向記者表示,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及區域協同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北京南部是最合適的區位,二者結合就是今天的雄安新區。


      在對雄安新區的意義解讀上,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具有三點意義,重點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加快補齊區域發展短板,提升河北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水平,培育形成新的區域增長極;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打造全國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加快構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


      在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看來,除了上述意義之外,規劃建設雄安新區將給北京、河北各添一翼。一翼是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推進張北地區建設,另一翼是雄安新區,帶動冀中南乃至整個河北的發展。


      清華大學城市規劃系主任、建筑與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吳唯佳表示,從疏解非首都功能到京津冀一體化,到通州副中心的建設,加上之前的交通戰略提出來的軌道上的京津冀,以及高度關注的京津冀地區的環保問題,涉及到這個區域的產業創新等,雄安新區是這之后又一個重要的戰略部署。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表示,未來北京、天津、雄安形成的城市特區,不僅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載體,對帶動京津冀一體化大戰略格局也會產生很大影響。“北京周邊過去有五百多萬的貧困人口,雄安新區的建設會使這部分人群跨區流動帶動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加快形成國家級的城市增長極。”


      在民生證券研究院院長管清友看來,雄安新區承接的是一些非首都功能,未來遷過去的主要是一些企業和經濟機關。同時,設立雄安新區是向北向西的一種戰略,和東向戰略形成了一種平衡。知名房地產與人居學者馮國亮也持相同觀點。其認為,解決南北均衡問題,優化區域發展是大勢所趨,這是千年來都面臨的戰略問題。


      “這次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戰略定位之高,可稱得上是千年大計。”上海思董產業投資總經理王忠教表示,浦東新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攻堅之役”,而現在的雄安新區設立則是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的“決勝之役”。


      告別傳統房地產開發模式


      “第一,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第二,立法先行;第三,改革和開放永遠沒有盡頭。”


      目前雄安新區只規劃了面積,可以說是白紙一張。數據顯示,2016年,雄縣生產總值完成101.14億元,總人口約38萬;安新縣生產總值完成40.01億元,總人口39.3萬;容城縣生產總值完成59.4億元,總人口27萬。人口密度和開發程度都較低。


      那么雄安新區該如何定位?對此,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表示,這需要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大局中來把握。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其次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再次是體制機制創新的高地和高端高新產業集聚地,不是大搞房地產開發,更不是炒房淘金的地方。


      又如何在這張白紙上建立一座全新的城市呢?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高國力分析認為,新區的詳細規劃、實施、建設以及管理等方面,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借鑒或者引入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理念、技術和模式。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原浦東新區副區長周漢民,則以其親歷的浦東開發和騰飛為例,提出了浦東新區開發開放對于雄安新區可以借鑒的三點經驗。“第一,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第二,立法先行;第三,改革和開放永遠沒有盡頭。”


      而在吳唯佳看來,“雄安新區需要探索出一條路子來。深圳和浦東的有利經驗是可以學習借鑒的,但不可以說把這種城市建設作為范本。”


      吳唯佳進一步表示,深圳當時是外向型經濟,在發展中集聚了一些勞動力密集型加工業及資本密集型企業,進而帶來人口的大量集聚。上海浦東則是金融中心,依靠老城區培育推動了浦東新區的發展。與深圳、浦東不同,雄安新區不適合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投資,需要探索自己的發展模式。


      “雄安新區作為經濟試驗田的新特區,在政策與財政大力扶植下一定會采取創新發展模式。”在馮國亮看來,新區作為國家頭號工程,炒房炒地勢必拉高成本,與新模式水火不容。未來,雄安新區的發展路徑肯定會和傳統的房地產發展模式不一樣。


      吳唯佳置評,如果大家都把雄安當作房地產炒作的地方,那害的還是雄安新區區域的發展,將直接影響國家戰略的實施。


      據悉,目前,雄安新區房產交易基本凍結。周邊縣市也迅速出臺限購政策,雄安新區外圍已形成限購圈。


      趙克志表示,河北將加強規劃、土地和房地產管控,繼續實施新區“五項”凍結,嚴禁大規模開發房地產,嚴肅查處炒房投機活動。


      避免一股腦進駐導致功能分區混亂


      “過去一些新區一直搞得不像城市,過于重視工業發展,公共服務業并沒有跟上。”


      黨中央、國務院要求,雄安新區的發展要尊重城市建設規律,合理把握開發節奏。大方向有了,但在具體操作上,雄安新區該如何真正實現產業、交通和城鎮空間的一體化,仍是討論重點。


      據悉,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規劃建設時,將綠色智慧新城、發展高端高新產業列入雄安新區發展的重點任務中。


      對此,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分析認為,從城市屬性分析,智慧城市角度構建明確,但產業定位不太明確,還有待進一步細化指示。從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層面思考,產業定位應該和北京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等功能互補才有發展空間和競爭力。


      在產業方面,雄安新區定位為發展高端高新產業,在張國華看來,這類產業具有生態敏感性和時間敏感性。這需要新區將來做好與首都新機場及與北京市區交通關系的結合。圍繞這一地區,新區將重新構建一個高效發達的、以軌道交通為主體的密集交通網絡體系。


      “過去一些新區一直搞得不像城市,過于重視工業發展,公共服務業并沒有跟上。”張國華強調,新區要注重公共服務業的發展,尤其是提升以教育和醫療為主導的公共服務水平、服務效率以及服務體系,而這些恰恰需要有為政府。


      “有為政府應該隨著交通的建設把教育、醫療資源疏解到外圍地區。”張國華表示。未來,財政稅收體制如何與公共服務發展相適應,同樣需要政府在財稅體制改革中有所作為。


      高國力則建議,新區建設一定要有前瞻性,擺脫歷史上城市或者新區在城鎮化過程中走過的彎路,避免一股腦進駐導致功能分區混亂、功能混雜,要明晰基礎設施、功能分區以及規劃建設的目標,按照規劃逐步進行開發、建設和實施,從而有序吸引產業、人口和一些配套功能的進駐。同時,新區建設要配置城市規劃方面的約束、生態環境方面的標準以及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多種手段共用,避免其成為另一個超載區。(本報記者許曉北京報道)



      轉自:中國經營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