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氣體制改革定調 成品油定價逐漸歸位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5-25





      “成品油定價機制已經被詬病多年,現行制度的靈活性已經無法適應目前成品油市場的變化。”一位成品油貿易從業者告訴記者:“因此,向更加市場化的價格機制改變是大勢所趨。”


      近日,油氣體制改革意見出臺,盡管沒有對成品油價格機制究竟如何改革提出詳細的方案和時間表,但其中一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市場決定價格的作用,保留政府在價格異常波動時的調控權”為后續改革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引。


      “成品油定價機制已經被詬病多年,現行制度的靈活性已經無法適應目前成品油市場的變化。”一位成品油貿易從業者告訴記者:“因此,向更加市場化的價格機制改變是大勢所趨。”


      不過,就在不久前曾在溫州舉辦的石油流通發展高峰論壇上,作為中國石油流通協會副會長的董秀成就曾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改革,行政的力量還是會大于市場的力量。


      作為成品油生產的另一端——成品油出口,在近期也遇到了一些政策方面的波動。在三桶油以外的民營煉油廠今年并沒有獲得成品油出口的配額,同時進口原油使用配額的申請也于5月5日被停止。


      “國內尤其是北方的成品油產能過剩情況相當嚴峻,尤其自去年大面積獲得進口原油‘雙權’后,”標普全球普氏亞洲石油分析師周小藝告訴記者:“相關部門會根據本年的進口原油使用情況確定來年的配額,這讓這些煉油廠的生產熱情十分高漲。”


      出口路徑的阻塞外加生產積極性的高漲,使得中國尤其是北方的成品油市場的供給十分充足,從而導致市場競爭異常兇悍。


      價格機制不能反映市場


      “目前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最大問題,就是它本身不能反映整個市場的供求狀況,作為企業本身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標桿價格確定自身的成品油銷售價。”上述成品油貿易從業者告訴記者。


      當前,中國采用的成品油定價法則,是于2013年正式發布并實施的,將成品油調價和計價周期由過去的22個工作日降為10個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浮動限制,改為最高限價。


      成品油選擇的參照標準,是當次調價前20天,布倫特、迪拜、米納斯三種原油價格平均價格變動情況,“本質上講,這是以企業原料成本價的方式確定最終產品售價,而在現在的實踐中,已經不適合市場的需求,也無法反應市場供需的變動。”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劉孟凱說。


      同時,由于目前成品油市場供給十分充足,導致中國北方地區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惡性競爭”的情況。“民營加油站往往在指導價下每升降價1-1.2元的區間內進行銷售,而現在國營加油站也開始了大幅度的降價活動。”劉孟凱說。


      據記者了解,在北方地區,中石化甚至史無前例地進行每升降價1.5元銷售。“這種競爭難以持續,許多加油站都是虧錢狀態在運作,出臺一個能夠反映供需關系的價格機制,也可以盡量避免這種惡性競爭的情況出現。”上述成品油貿易人士告訴記者。


      日前發布的油氣體制改革意見中,明確要求改革油氣產品定價機制,有效釋放競爭性環節市場活力。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市場決定價格的作用,保留政府在價格異常波動時的調控權。


      “從成熟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來看,由政府牽頭組織一個成品油交易中心,在這個交易中心下各市場主體進行充分交易,政府以交易的價格作為參考建立成品油定價機制。”周小藝說:“這樣既可以反映市場供需情況,政府也可以起到價格調節市場的作用。”


      出口貿易政策亟待完善


      2016年末,中國成品油出口形式在10年暫停后恢復了一般貿易出口路線,自此,中國各煉油廠的出口路線共有兩條,一條是剛剛恢復的一般貿易出口路線,另一條則是一直以來的加工貿易路線。


      財務部于2016年11月份發布通知,自2016年11月1日起成品油增值稅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7%,進一步鼓勵成品油出口,一般貿易出口成品油可享受增值稅先征后退的政策,同時,一般貿易出口也可以享受消費稅免征的政策。


      同樣,另一種出口路線——加工貿易路線也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加工貿易路線就是從國際上進口原油,在中國加工然后再出口,原油的進口商和成品油的收購商必須是同一主體,在此過程中,作為原油的加工商只能賺取加工費。”周小藝告訴記者。


      而一般貿易出口的方式除了可以自行選擇出口后的成品油收購商以外,價格的制定也更加靈活,賺取的除了加工費外,還有國內成品油和國際市場成品油的差價,“煉油廠一般都傾向于通過這種路線進行成品油出口貿易。”周小藝說。


      但是,在經歷十年的暫停后,目前對于一般貿易出口大家都在重新進行摸索,“目前國內的一系列政策儲備,包括人員、不同機構之間的配合,都需要進行調整和重新配合,因此需要在進出口方面進行意見中所提到的,‘完善成品油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出口政策’。”周小藝表示。


      而此前一位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加工貿易出口這種路線容易出現“大進大出”的情況,“相當于中國直接作為加工商,把污染和能耗留在國內,這和目前中國的環保治理和產能管理的思路是不合的。”她說。


      由于目前國內成品油市場競爭激烈,國營煉油廠在出口成品油方面進行努力,據中國海關發布的數據,2017年前4月共出口成品油1544萬噸,累計同比增長15%,盡管同比上漲較多,但這一絕對數值均低于去年其他時期表現。


      盡管國內供需情況進一步寬松,但一季度國家對于成品油出口的政策卻在收緊,首先就是取消了去年發放給民營煉油廠的加工貿易出口配額,同時分配給國營煉廠的加工貿易出口配額數量也同比大幅下降。


      “對于成品油出口的收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應該是常態,”劉孟凱告訴記者:“近兩年國家還是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對各煉廠,包括民營煉油廠的運行情況進行更嚴厲的監管,但從長遠來看,逐步放開還是主要趨勢。”


      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成品油市場分析:消費增速回升 供需持續寬松

      成品油市場分析:消費增速回升 供需持續寬松

      展望2018年,我國石油消費將繼續增長,對外依存度或將逼近70%。成品油需求增速將有所放緩,預計需求量為3 31億噸,其中汽油保持中速偏低增長、柴油需求略有回落、煤油需求仍保持較高增速
      2018-02-02
    • 成品油市場:供需低速增長 市場化進程加快

      成品油市場:供需低速增長 市場化進程加快

      2019年,我國石油需求增速將小幅回落,原油進口繼續增長,原油、石油對外依存度或將雙雙超過70%。成品油需求保持低速增長,而供應則持續較快增長,供需態勢延續寬松,國內成品油市場化進程將繼續推進。
      2019-02-14
    • 我國成品油市場分析:消費中低速增長 供過于求或加劇

      我國成品油市場分析:消費中低速增長 供過于求或加劇

      由于庫存水平“汽高柴低”,使成品油價格“汽降柴升”。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全國油氣管網迎來整合發展新時期。國內成品油市場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市場監管逐步加強。
      2020-02-07
    • 民企探路成品油出口

      民企探路成品油出口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煉油總能力升至8 6億噸 年左右,產能過剩約2億噸。按目前在建、已批準建設和規劃的項目測算,2025年煉油能力將升至10 2億噸 年。預計...
      2020-12-0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