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計算市場高歌猛進 三大運營商前景幾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7-27





      云計算的戰爭,不會停止,只會迭代。
     
      在所有商業競爭的迭代進程中,能追趕上時代步伐的都是對市場趨勢具有敏銳嗅覺的企業。
     
      云計算領域,經過2016年的價格硝煙,2017年整個云行業似乎沖破了價格的桎梏,回歸到平靜。縱觀國內云廠商格局,硝煙之后醞釀著更大的變革。
     
      從IP數量和活躍IP量審視全球云廠商格局
     
      近日,國際頂級IP信息數據公司ipip.net發布了2017上半年《全球云服務商IP地址分析報告》,另辟蹊徑地從IP地址總量和活躍數量的視角解析全球云廠商的市場格局。
     
      該報告從注冊IP數量和活躍IP量,審視全球云廠商格局。報告數據顯示,從全球注冊IP地址數量看,AmazonAWS、MicrosoftAzure、阿里云、IBM排名前四,國內騰訊云、華為云、美團云、百度云等也“榜上有名”。從活躍IP數量來看,AWS第一,阿里云緊隨其后,Azure位列第三。國內云廠商活躍IPTOP5分別是阿里云、騰訊云、UCloud、華為云和美團云。
     
      ipip.net作為中立的第三方表示,由于國內三大運營商都有自己的公有云,但是它們的IP在全球所有的IP里,以目前的手段不能分辨,因此未將其列入。ipip.net專注IP地理位置以及IP畫像數據的研究、整理與發行,遍布全球的監測點進行城市IP地域數據標記,準確度值得信賴,該報告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云廠商的發展狀況。
     
      國內云廠商競爭激烈,發展空間巨大
     
      2016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超過500億元,達到516.6億元。2017年中國云計算市場份額預計達到690億元以上,發展前景廣闊。
     
      由《互聯網周刊》和eNET研究院推出的《2016年度公有云提供商TOP50》排行榜中,排名前十位的玩家基本上涵蓋了國內云計算市場的三大陣營: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陣營,以華為為代表的IT基礎設施廠商陣營,與三大運營商為代表的運營商陣營。
     
      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IDC公布的“2016年度中國公有云市場統計數據”,阿里云的市場份額是40.67%,幾乎占據公有云市場的半壁江山,緊隨其后的中國電信“天翼云”、騰訊云均只有個位數的市場份額。阿里云暫時的一家獨大帶給市場一個強烈信號,在先發企業形成規模優勢之后,留給后來者的市場空間將越來越窄。
     
      因此,國內云廠商的競爭將更為激烈,而這其中三大運營商的表現格外引人關注,特別是在美國通信運營商巨頭AT&T和Verizon相繼退出云業務領域的背景之下。Verizon和AT&T在云業務市場上采取收縮戰略,其實質為美國云計算市場的競爭形勢所迫,從某種程度上已經宣告傳統通信運營商并不能適應云計算技術和云計算市場的競爭,體面退出貌似已成大勢所趨。而面對國內巨大的云計算市場,三大運營商又將會有什么樣的表現。
     
      六大云廠商,各有千秋
     
      那么在云行業進入拼硬實力、爭奪或開發新技術的階段,云計算格局又會發生哪些變化?文章在此盤點了國內6個最有競爭力的云廠商。
     
      1.阿里云
     
      阿里云電商、金融、O2O等行業解決方案是亮點。阿里云與國家天文臺成立了天文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同時獲得兩家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阿里云與國內高等學府、研究機構等合作,將前沿技術研究成果應用到實際業務中,創造的價值將無法估量。
     
      2.天翼云
     
      “云網融合、專享定制、安全可信”是天翼云的三大差異化優勢。中國電信天翼云從專屬云、專網云、定制云、安全云四個方面為客戶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天翼云在資源池建設上加大投入,中國電信與華為公司進一步加深磨合,力求打造最貼近政企客戶需求的云服務。
     
      3.騰訊云
     
      騰訊云游戲、金融、音視頻、大數據等行業服務能力突出,特別是游戲和金融、視頻這三大領域,是騰訊云之所長,且這三條業務線貢獻騰訊云50%以上的總業務量。在前沿技術領域,通過騰訊科恩實驗室、玄武實驗室的信息安全研究,騰訊云在云計算技術及物聯網設備的前沿安全攻防方面也許能給業界更多的驚喜。
     
      4.“沃云”
     
      中國聯通“沃云”系列云計算產品包括云基礎設施、B2B的企業業務和B2C的公眾業務三大領域。與同質產品相比,具備帶寬直連IP骨干網和大出口帶寬的網絡優勢以及全國10個數據中心、30個資源池的基礎設施優勢。在服務方面更是具備彈性靈活的業務功能、六級安全機制、全國點多面廣的服務優勢。
     
      5.華為云
     
      華為云對電信最主要的服務還是在硬件、存儲及網絡方面,其競爭力主要有兩大點——面向電信運營商的云服務、移動應用開發者云服務。華為是全球少數幾家具備端到端云計算解決方案能力的廠商之一,這對華為云來說是最佳競爭利器。此外,作為手機廠商其也是擁有天然入口優勢。
     
      6.移動云
     
      中國移動構建的是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致力于打造移動云的生態系統。中國移動擁抱包括遍布全國的IDC基礎設施和云基礎設施,在大數據分析以及教育、醫療、車聯網和電子政務等應用上都有著豐富的經驗。中國移動云計算產品涵蓋IaaS、PaaS、SaaS三層體系。
     
      三大運營商的突圍之路
     
      三大運營商在云計算領域的競爭對手既有以創新為引導的互聯網企業,也有技術實力雄厚的IT廠家,甚至連其網絡設備和解決方案的供應商華為也搖身一變成了需要廝殺的對手,用陷入重圍來形容三大運營商在云計算市場上的處境并不為過。三大運營商對于其在云計算領域的戰略定位要有清醒的認知,才能幫助其依靠競合策略從云計算的混戰中突圍。
     
      1.運營商云計算的戰略定位
     
      業界對于云計算的定義雖然有多種說法,但其本源就是亞馬遜等互聯網企業不想在IT建設上多花錢,于是自己動手另起爐灶搞出云計算技術來擺脫傳統IT廠商的控制,以達到降低IT成本投入的目的,通信運營商也由此搭上便車成為云計算技術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IT支撐系統是三大運營商的中樞,僅以中國移動為例,其每年投資在IT資源、數據平臺等IT支撐系統上的錢就將近百億元,可見三大運營商是不折不扣的IT消費大戶,同時其也深受傳統IT廠商硬件綁定、軟件定制等銷售模式之苦。因此利用云計算技術,進行IT資源整合和虛擬化,建立統一的業務系統IT支撐平臺,逐步構建運營商企業內部私有云應當是三大運營商在云計算領域最為主要的戰略方向。
     
      在戰略定位上,三大運營商更需要明確云計算是基于互聯網的IT業務,要以優化內部的IT支撐資源為主,首先著力利用云計算技術提高業務支撐的靈活性和低成本,以適應公司網絡業務發展和數字化運營的轉型需求,其次才考慮如何對外提供云服務。
     
      2.運營商云計算的競合策略
     
      國內三大運營商的云計算主要針對2B開展,屬于集團客戶市場,這一市場在運營商業務收入版圖中占比很小,而云計算也僅僅是集團客戶部門面向2B客戶所提供的眾多服務中的一個單項,在現階段屬于“邊緣業務”。與傾全公司之力進行戰略投入的互聯網企業和IT廠商相比,三大運營商參與云計算競爭帶有試探意味,是2C市場上的競爭在2B市場上延伸。
     
      在傳統的纏斗模式之下,依靠合縱連橫的競合策略,與其他陣營的玩家結成同盟,通過強強聯合的跨界合作來尋求利益最大化并壓制同業對手,將成為三大運營商突圍的最佳選擇。
     
      在市場實踐中,三大運營商為了提升競爭實力也對陣營之外的力量秉持開放態度,希望把平臺級、應用級和服務級的合作伙伴聚集一起,形成較為緊密的生態聯盟,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國電信與華為的合作和中國聯通與阿里巴巴的合作。
     
      運營商云計算市場兩個合作先例,推動云廠商格局不斷變化,相信也會影響到中國移動的競合選擇:前有電信聯通先行起飛,后有華為咄咄逼人,移動實力雖強但單打獨斗恐怕還是難免孤單,尤其在市場上不斷爆出騰訊與甲骨文合作、萬達與IBM結盟等消息的競合氛圍之下。(華信咨詢 丁瓊瑤)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云計算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云計算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云生態將可能成為云計算行業競爭力的標志,2017年,各廠家將實質性推動云生態建設,也將有更多云計算企業啟動云生態戰略。
      2017-06-19
    • 人工智能:云計算巨頭爭奪的下一個焦點

      人工智能:云計算巨頭爭奪的下一個焦點

      隨著人工智能在各領域應用的不斷擴展,作為基礎設施的云計算也在不斷拓展人工智能技術。各云計算巨頭正對自己的業務進行重組,以云計算的方式為客戶提供人工智能服務。
      2017-10-26
    • 云計算:進入企業高質量上云新階段

      云計算:進入企業高質量上云新階段

      2018年,工信部《推動企業上云實施指南(2018—2020年)》的印發和各地企業上云政策的推出,進一步優化了云計算產業發展和行業應用環境,激發了云計算產業發展動力。
      2019-02-20
    • 我國云計算市場發展呈現四大熱點

      我國云計算市場發展呈現四大熱點

      日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云計算發展白皮書(2019)》,對我國乃至全球云計算市場的規模進行了披露,同時深入解讀了我國云計算市場發展的四大熱點。
      2019-07-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