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手機的巨變10年:中國品牌已成為主導力量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9-18





      一部手機的能量有多大?喬布斯創造的iPhone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門。一部iPhone的變遷,其實就是智能手機的進化史,它改造了我們的生活:過去十年,iPhone改變了蘋果,將其帶上了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巔峰;過去十年,也是智能手機車輪飛轉的十年,影響了整個商業世界;過去十年,iPhone催化了產業變革,移動互聯網裝進了我們的口袋,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手機,也造就了一批乘風而起的“獨角獸”。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蘋果的10年
     
      從引領創新到盛世危言
     
      2007年6月29日,喬布斯發布第一代iPhone。“蘋果重新定義了手機。”身著黑色圓領毛衫、藍色牛仔褲的喬布斯鄭重其事甚至被形容為滿懷深情,但迅速被淹沒在大佬們的無視甚至嘲笑聲里。
     
      觸摸屏、無物理鍵盤,相當挑戰當時的審美。那時候的蘋果剛剛闖蕩手機江湖,當時的諾基亞才是九五之尊,以年均發布40款手機的戰術傲視四海,那時最經典的設計是N95的雙向滑蓋;當時黑莓新亮相的Curve也俘獲不少人心。
     
      2017年9月12日,在以喬布斯命名的禮堂,藏藍上衣、牛仔褲的庫克發布iPhoneX——蘋果十周年紀年版,OLED全面屏、人臉識別、無線充電。此時的蘋果光芒萬丈,每一場發布都是科技界濃墨重彩的盛會。
     
      盡管不再采用最尖端的技術,盡管屢屢被指責創新乏力,但是強大的生態和精良的體驗依然無人匹敵。蘋果是風向標,是參照物,是友商們心心念念比拼和超越的目標。
     
      從質疑到膜拜,蘋果用了不到三年時間。2010年5月,蘋果首次超過微軟,成為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2010年6月,iPhone4發布引發全球搶購潮,奠定蘋果在手機江湖的新地位。遺憾的是,這場豪賭的勝利者喬布斯,在2011年10月6日,蘋果發布iPhone4S后的第二天與世長辭。
     
      庫克時代的蘋果再也沒出現iPhone4那樣驚艷的作品,唱衰和質疑聲不絕于耳。主流觀點認為,庫克時代的蘋果在商業上更加成功,不過離喬幫主的“顛覆”卻越來越遠。
     
      這十年里,蘋果成長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商業王國。迄今蘋果已經賣出了超過12億部iPhone,有機構數據稱,全球iPhone累計收益高達7600億美元;十年間,蘋果共發布了15款手機,無論是否完美,但每一款都是爆品。中國的果粉不計其數。
     
      智能手機的10年
     
      中國品牌已成為主導力量
     
      2007年,當喬布斯舉著沒有物理鍵盤的iPhone向全世界展示他的新發明,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會給大洋彼岸的中國埋下怎樣一粒種子。
     
      一部iPhone的變遷,其實就是一本智能手機的進化史,更見證了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崛起的歷程。
     
      2007年之前,功能機大行其道,鍵盤被認為不可替代。iPhone并不是世界上第一部智能手機,但它的成功引來了一群觸摸屏的追隨者、挑戰者。
     
      中國手機市場隨即發生巨變。十年里,中國手機廠商曾暴漲至近700家,又重新跌回數十家;十年里,中國手機廠商從“每個細節都致敬”,到在指紋識別、雙攝、人臉識別、全面屏各個技術緯度向蘋果叫板;十年里,不只是產品,喬布斯的演講風格、工匠精神都被“中國弟子”們發揚光大。
     
      十年里,城頭變幻大王旗,昔日的王者走下神壇,諾基亞、摩托羅拉、黑莓由盛而衰;十年里,踩準鼓點的一眾中國廠商乘風飛舞,迎來新時代,全球手機排名榜上的中國名字越來越多。十年前,排名前十的中國公司有4家,那時諾基亞位列榜首;十年后,排名前六的手機廠商中,中國廠商占了四席,緊隨三星和蘋果的是華為、OPPO、小米和vivo。
     
      CounterpointResearch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達到創紀錄的48%。毫無疑問,中國品牌已成為主導力量,削弱了蘋果和三星的市場份額。并且戰場不只是在中國大陸,在境外,他們同樣攻城略地。
     
      尷尬的是,蛋糕雖然越切越多,利潤的大頭卻被蘋果和三星拿走。尤其是蘋果,今年一季度拿走了83.4%的利潤。
     
      對于中國廠商來說,超越蘋果的夢想雖然不再是天方夜譚遙不可及,但依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iPhone十年發展,技術仍是核心驅動力。iPhone從產品到營銷手段均是獨一無二的,但最值得中國廠商學習的,仍然是其在核心技術創新上的突破,這才是不斷拓展智能移動設備邊界,主導移動互聯生態的關鍵。”IDC中國助理副總裁王吉平說。
     
      移動互聯網的10年
     
      把互聯網裝進你我的口袋
     
      在手機悠揚的鬧鐘聲里醒來,睜開眼第一件事是打開微信看看昨夜發生了神馬八卦,在餓了么訂的早餐已經送到家門口,然后騎個摩拜單車奔向地鐵,手機一刷完成付款。這只是智能手機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冰山一角。
     
      這在十年前難以想象。那時,“一機在手走遍天下”還只是移動互聯網布道者口中的愿景。那時候上網主要靠PC,手機上網還在用昂貴的GPRS,打車還要靠街邊招手。
     
      這十年,手機網絡實現三級跳,從龜速的2G進入3G再升級到當前的4G。智能手機的普及,為互聯網進入口袋掃清了終端壁壘。購物、資訊、社交、視頻……工作、娛樂、生活都化為指尖輕擊下的一個個APP圖標。
     
      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其中手機網民7.24億。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手機支付,在一線城市,到菜市場買個菜都能用手機掃碼支付。
     
      生活方式巨變的背后,是圍繞手機的移動互聯網入口的角逐。從微博到微信,從打車軟件大戰到外賣百團大戰,從共享單車到直播,風口過處,遍地硝煙。中國互聯網第一代創業者們形成的“戰國七雄”格局,在移動互聯網紅利的催化劑里演變成BAT“三國鼎立”,并且在更多的垂直行業鍛造出一個個新的“獨角獸”企業。
     
      2017年6月,有互聯網“女皇”之稱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瑪麗·米克爾在年度《互聯網趨勢》中預測稱,中國處于移動娛樂的黃金時代,搜索引擎百度、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擁有微信的騰訊,占據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最多的時間。(北京晨報記者 焦立坤)
     


      轉自:北京晨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