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獻策推動新時代海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圖片來源:互聯網)
2017年,我國海洋經濟交上了一份上乘的答卷——全國海洋生產總值77611億元,比上年增長6.9%,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4%。
國家海洋局日前發布的《201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去年海洋經濟發展總體可以概括為“海洋經濟穩中向好,結構調整繼續深化,提質增效取得實效”,海洋經濟的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形成,海洋經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
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壯大海洋經濟。在當前海洋經濟面臨轉型升級壓力的關鍵時期,怎樣提高海洋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如何推動新時代的“藍色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短板:高端產業偏弱
對策:加快轉型升級
作為海洋經濟專家,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寧凌給出了一組數據:2017年廣東海洋生產總值達到1.78萬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23%,連續23年居全國首位。
“廣東要發展海洋經濟,目前高端產業的集聚與產業鏈構建還偏弱。”寧凌建議,首先要培育具有引領作用的海工裝備制造、天然氣水合物、海上風電、海洋生物、海洋公共服務等五大新興產業,同時要對交通運輸、油氣、漁業、濱海旅游等四大海洋傳統優勢產業進行轉型升級。進一步打造重要科技平臺,培育一大批海洋龍頭企業,來提升產業影響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說,山東是海洋大省,也是海洋科研大省,海洋科研機構占到全國的30%,海洋高端人才占全國的70%。但與此同時,山東海洋經濟增加值對整個GDP的貢獻僅有19.9%。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局面?吳立新認為,主要是因為山東在海洋技術、裝備研發等方面的力量還不是很強。“大力發展現代海洋漁業、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大數據信息產業、海洋觀測與探測技術等產業,把山東在海洋基礎研究方面的優勢與產業緊密結合起來,山東海洋經濟大發展的時代就到來了。”
短板:技術供給不足
對策:著力科技創新
“我們擁有以深圳為代表的高端信息智能裝備產業、湛江為代表的現代海洋漁業。但實質上,廣東海洋科技是基于其他領域的科技產業融合所形成的創新能力和成果,嫁接到海洋領域,從而帶動發展起來的。”寧凌表示,雖然目前廣東海洋經濟方面的科研機構及成果并不少,但力量比較分散,高水平、國際領先的重大科技成果相對還比較少。
“技術供給滿足不了技術需求。”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大學校長沈滿洪認為,目前我國海洋科技對海洋經濟的支撐能力嚴重不足,支撐海洋經濟發展的自主創新核心技術、高端科技人才缺乏,特別是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資源開發核心技術等相對落后。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黨委書記王長仁也持同樣觀點。“目前我們還沒有很好地解決科技和經濟‘兩張皮’的問題,海洋科技協同創新、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機制還不成熟,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成果轉化率較低。”
王長仁在海南省發改委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對海南的經濟社會發展比較熟悉。他說,作為全國管轄海域面積最廣闊的省份,海南是當之無愧的海洋大省,發展海洋經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但海南的海洋經濟占全國海洋經濟的比重還不到2%。他認為雖然經過30年的發展,海南經濟社會整體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起步晚,人才、設施、平臺等基礎建設薄弱,目前海洋經濟相對比較落后,捕撈、養殖等優勢傳統產業規模較小。
王長仁表示,海南要做大做強海洋產業,應提高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能力,推進深海科技發展;培育海洋食品、海洋醫藥等新興產業,同時,有效提升捕撈、養殖等傳統產業;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海洋科技與海洋產業合作;進一步改進壯大海洋旅游。
沈滿洪建議,國家應通過科技創新,以海洋領域的核心技術為依托,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推動形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創新體系和有重要影響力的海洋新興產業發展集群,推動海洋傳統產業提質增效。
短板:資源缺乏調控
對策:加強規劃引領
“現代海洋漁業是海洋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全國人大代表、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莫照蘭認為,山東要加快建設海洋強省,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其中一個重要途徑就是發展現代海洋漁業,實現漁業強省。為此,她建議推進海洋牧場建設,推動海水養殖轉型升級,同時還要調控海洋捕撈,保護膠州灣海洋生物資源,提高漁業科技支撐能力,加快現代漁業可持續發展。
“現代化的產業體系、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完善的體制機制、保障性的基礎設施,這5個指標是未來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寧凌坦言,從國家整體經濟顯示度、科技支撐度等方面看,無論占比和增速,海洋經濟顯示度都不夠。
2017年,廣東省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兩個重要的海洋規劃:《廣東省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和《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寧凌期望這兩個規劃能有效指導廣東各沿海市縣的海洋經濟發展,促進廣東海洋強省戰略的順利實施。
“資本和技術是海洋產業騰飛的兩個翅膀。”寧凌建議,在海洋金融領域加大創新力度,壯大海洋經濟,這是沿海省市未來急需關注的問題。(記者 朱彧)
轉自:中國海洋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