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二三線手機廠商處境艱難 短期難突圍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4-27





      近期,國產手機廠商們再度活躍起來,OPPO、vivo 換上了“劉海屏”;小米MIX 2S的暗光動態拍攝、語音助手等效果突出; 華為 P20 展現的 5G 技術也被三星視為最大的威脅。 但就在國產手機第一梯隊廠商們爭相打造國際一流品牌之時,二三線手機廠商們還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 屢被傳關店裁員的魅族和遭遇資金鏈危機的金立都猶如仍在戰斗的“困獸”。 對于二線手機廠商來說,能否抓住下一突破點尤為關鍵。

    shouji
    (圖片來源:互聯網)

      二梯隊廠商處境艱難


      就目前的市場來看,第二梯隊的手機廠商擠入第一梯隊十分不易。


      繼資金斷鏈問題被曝光后,金立近期一直都在自救,裁員降費用、引資保生產成為了他的解決方案。金立副總裁俞雷也通過個人微博先后表示“60億明星代言費用”“即將離職”等說法不實,并傳達了會積極生產自救的立場。“多一點的時間”成為了金立解決困難的渴求。但對于近況的具體細節與下一步考量時,金立方面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暫不方便回復,并稱官方聲明與高管回應代表了企業目前所持態度。


      深陷裁員風波的,還有曾經紅極一時的魅族。有消息稱,魅族的新一輪裁員將超千人,且結合前期傳出的魅族專賣店關店情況來看,其似乎也正處于低谷期。不過,通過近期魅族方面對媒體的回復,裁員雖屬實,但其采取的是“末位淘汰”機制,涉及的千人說法與事實嚴重不符。魅族也將于4月末迎來魅族15的新機發布,這款被魅族創始人黃章稱為“小試牛刀”的作品能否引起市場反響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事實上,二三線國產手機品牌的生存空間一直在被擠壓。國際市場調研公司Counterpoint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出貨量排名中,華為、OPPO、vivo、小米、蘋果分列前五名,市場份額占比合計高達77%,而2016年這一數據為67%。


      “就目前的市場來看,第二梯隊的手機廠商壓力非常大,擠入第一梯隊十分不易,但也不會甘心繼續下沉。”通信行業觀察人士項立剛對記者表示“,但也不能輕易否定這些廠商的希望,資金調整、領導層決心方向等環節均能使企業發生改變,且在新舊轉換之時尚存機遇。”


      外部壓力只增不減


      從大趨勢來看,近期外部壓力不會減輕,整個手機市場依舊不太好過,很難尋求質的飛躍。


      對于智能機市場來說,整體面對的大環境并不盡如人意。根據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3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國內總體出貨量延續下降趨勢。3月份,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3018.5萬部,同比下降27.9%,其中,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808.3萬部,同比下降28.6%,頭部廠商們面對的形勢也較為嚴峻。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TOP5中,蘋果、三星位居前兩位,國產品牌華為、小米、OPPO依次位列其后。其中,僅有小米成為了唯一一家出貨量增加的公司,其他品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而且,在5G時代到來以前,除了目前各大手機廠商均無重大突破創新點的產品能夠激起消費者的換機欲望以外,手機的品質普遍提升導致的換機率降低、換機周期變長等問題都導致手機的總體需求在下滑。獨立IT、電信分析師付亮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從大趨勢來看,近期以來外部壓力不會減輕,整個市場依舊不太好過,很難尋求質的飛躍。


      在此背景下,加之頭部廠商的進一步擠壓,二線國產手機廠商承壓加劇。華為消費者業務負責人余承東便曾在不同場合表示,未來能夠存活下來的手機廠商可能只有3至4家。


      在國內市場空間愈發狹窄之時,海外市場成為了眾廠商拓展業務的又一“寶地”。可以看到,金立仍在為海外訂單供貨,魅族在東南亞等地也有著不錯表現。不過,在幾大海外市場“拔尖”的國產手機廠商中,也鮮有第二梯隊品牌的身影。


      下一突破點在何方


      5G 網絡、 智能終端這些都可以成為未來二線手機廠商可以抓住的突破口。


      “市場變化很快,格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其實很難判斷。”盡管二線手機廠商前方的路十分崎嶇,但項立剛卻直言,除了5G浪潮外,未來還會有哪些潮流目前還不好說,各廠商的技術儲備、運營思路等不盡相同,誰能抓住機遇均是未知。


      對于機會越來越少的二線手機廠商而言,短時間內尋求重大突破必然會很難。在付亮看來,從盈利角度來看,拓展企業“寬度”是一種解決辦法。隨著網絡的發展,智能終端需求會隨之上升,智能家居、物聯網等領域存在機會。其次,可延伸手機服務,從手機用戶身上獲取新的價值。蘋果的應用商店、移動支付便是很好的例子。


      面對擺在眾廠商面前的共同“突破口”——5G浪潮,二線手機廠商自然不能落下。努比亞曾公開5G規劃顯示,其在2017年就已開啟了研發,并計劃在2019年推出5G型號機,其目標是成為業界5G的首批終端廠商。對于二線手機廠商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與突破點。盡管與頭部廠商在資金、技術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業界認為,否定二線廠商的“突圍”為時尚早。


      據付亮預計,2019年下半年會有5G終端出現,到2020年會迎來終端的大規模需求。且智能終端需求的爆發,手機可能僅僅是眾形態中的一部分。從各領域來看,在5G時代來臨之時,智能手機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玩家”,物聯網、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潛力不可忽視。對于求發展的二線手機廠商而言,拓寬眼界也很有必要。(記者 呂途)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短期資金充裕 凈回籠無礙寬松

      24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連續第二日實現凈回籠。但在銀行類機構積極融出資金的支持下,市場資金面繼續呈現寬松態勢。分析人士表示,央行更加注重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預計短期內市場資金面不會出現太大波動。
      2017-05-25
    • 中國經濟總體向好 雙重約束下短期承壓

      展望2018年全年走勢,中國宏觀經濟面臨“雙重約束”帶來的下行壓力。一是內部約束下,貨幣融資緊平衡,財政政策難發力。在“結構性去杠桿”的大背景下,廣義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或形成“雙緊”局面
      2018-04-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