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上半年公路貨運效率指數解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13





      運力過剩加劇車多貨少局面待解——2018年上半年公路貨運效率指數解讀

    huoyun
    (資料圖片 來源互聯網)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路貨運分會日前公布了中國公路貨運效率指數。統計顯示,今年6月中國公路貨運效率指數為93.9,低于基準數6.1個指數單位,與上月下降了0.88個指數單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5個指數單位。


      從公路貨運效率指數的趨勢看,整體水平呈下降趨勢,表明公路運力有效利用率出現下滑。公路貨源難以維持過去的高速增長態勢,整個公路貨運市場總體上呈現“車多貨少”的局面。


      車輛月均行駛里程減少 公路貨運效率下滑


      2018年指數值最高的月份是1月,為96.31;指數最低值是2月,為64.69,主要是2月主要受春節長假的影響;除1月外,其他月指數均與上一年同期水平相比有一定回落。


      從分類指數看,今年6月,長途運輸指數為90.74;中途運輸指數為101.17;短途運輸指數為102.77。與5月的指數比較,長途月指數上升了0.54個指數單位;中途月指數下降了0.14個指數單位;短途月指數下降了0.95個指數單位。


      深圳市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物流透明管理研究院執行院長黃濱認為,上半年,公路貨運效率指數樣本車輛月均行駛里程7686公里,較上年同期水平的8057公里減少370公里,降幅達4.6%。公路貨運效率指數呈整體水平下降態勢,表明公路運力有效利用率出現下滑。


      運輸車輛增幅大于運量增幅 公路貨運市場“車多貨少”


      上半年公路貨運量月均增速為7%左右,而載貨汽車的月均產量增速為14%左右,如果加上2017年,受2016年9·21治超政策利好影響,載貨汽車銷量增長17%左右,而公路貨運量僅增長10%左右,為近3年來首次實現增長。公路新增運力持續增加,而老舊運力沒有及時淘汰,運力過剩現象有所加劇。同時,受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力布局調整,以及生態環境的治理壓力影響,公路貨源難以維持過去的高速增長態勢,整個公路貨運市場總體上呈現“車多貨少”的局面。下一步,通過市場化手段逐步消化過剩運力,維持公路貨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序提升公路運力利用率,以提高公路貨運效率。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路貨運分會輪值會長王堅分析認為,進入2018年以來,公路貨運行業從業人士普遍感覺市場較往年行情較淡,公路貨量不足,與上半年公路貨運效率指數反映出現的情況基本一致。


      從月度指數看,今年3~6月與上年同期相比平均下降5.23個指數單位,意味著平均每輛車每月少行駛約400公里,收入減少近4000元,這與貨車司機的感受相同。


      從分類指數看,上半年長途運輸表現不佳,中短途與上年同期相差不大。長途運輸效率低于往年的主要原因,可以從供給和需求兩個角度來看。2017年重型貨車銷量超過110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52.4%,運力供給在9·21治超政策實施后出現短暫緊缺后迅速釋放,市場投入總量遠超市場需求。而9·21治超聚焦在車貨總重超過限值問題,對于貨車尺寸超過車輛外廓尺寸的超限問題另行部署,導致老舊運力淘汰不及預期,過剩市場沒有有效解決,運力過剩問題有所加劇。


      從需求角度來看,由于環保治理的原因,京津冀沿海港口不允許柴油貨車集疏港、深圳等地限行柴油貨車,特別是“公轉鐵”政策的提出,導致市場需求逐步下降。由于供給和需求的雙向擠壓,造成貨車長途運輸效率迅速下降,這也是上半年市場反映較大的問題。


      市場淘汰速度將加快 提高運力整合效率面臨考驗


      從長期來看,隨著環境治理和“公轉鐵”的壓力增加,公路貨運行業“車多貨少”的局面將日益嚴峻,市場淘汰的速度將有所加快。零散的個體貨車司機與組織化的大車隊相比競爭力偏弱,面臨的市場風險更大。


      總體來看,公路貨運市場對于貨車司機的技能要求不太高,市場進入門檻較低,因此市場一旦釋放利好消息,容易造成大規模的無序涌入。從目前情況看,今年下半年,貨車司機購車入市需慎重,尤其是下一步國家鼓勵在長途運輸領域采用鐵路運輸替代公路運輸,貨車司機購車入市尤其需要三思。


      在新經濟時代,貨運互聯網平臺作為零散運力的整合者,如何發揮技術優勢,吸引更多的運力集聚,提高對運力的整合效率,從而提升個體運力的競爭力面臨考驗。


      隨著治理環境的改善,以及新一代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大車隊這種運輸組織模式將煥發出新的活力。隨著社會化分工的日益細化,作為實際承運人的大車隊將立足高效運輸的目標,通過先進的運輸組織方式、應用現代化運輸技術裝備,力求在提高交付時效、安全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


      可以預期的是,在市場加速淘汰的過程中,運力需求方會將目光投向安全、穩定、經濟的實際運輸承運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轉自:中國汽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難題如何破解

      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難題如何破解

      在政策合力的推動之下,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近年來進入下降通道。2013-2016年,工業、批發和零售企業物流費用平均增速為4 9%,較2008-2012年平均增速下降12 1個百分點。
      2018-06-05
    • 從今年IDI指數中國排名第80位說開去

      從今年IDI指數中國排名第80位說開去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衡量信息社會報告》,2017年我國ICT發展指數(IDI)排名為第80位(176國家),相比2016年排名(第83位,175國家)小幅提升。
      2017-12-11
    • 透視我國首次發布的綠色發展指數

      透視我國首次發布的綠色發展指數

      26日,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和中央組織部聯合發布《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綠色發展指數和公眾滿意程度。
      2017-12-27
    • 2018農機工業景氣指數發布:行業形勢整體低迷 企業經營壓力大

      2018農機工業景氣指數發布:行業形勢整體低迷 企業經營壓力大

      今年我國農機工業運行情況不盡如人意。無論與去年同期還是與上半年情況相比,從行業整體形勢到企業自身經營情況都更加惡劣,對未來6個月的預期也更加悲觀。
      2018-12-1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