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傳統行業唱主角 發展后勁靠創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28





      國家統計局8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9038.1億元,同比增長17.1%。


      專家認為,今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為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奠定了基礎。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新增利潤主要來源于中上游的傳統行業,需警惕中上游行業產品價格回升對下游行業盈利水平形成擠壓,應進一步深化改革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工業企業利潤持續增長。


      宏觀環境有助利潤增長


      今年以來,我國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體上呈現出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除一季度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累計增速11.6%外,其他各月累計增速均在15.0%以上。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認為,今年以來工業生產總體平穩,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現代服務業拉動作用增強,國民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這為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創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


      從工業品價格走勢看,5月、6月、7月份,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連續3個月環比上漲。其中,7月份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環比上漲1.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環比上漲0.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環比上漲0.5%。產品價格的回升,帶動了企業盈利狀況的改善。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分析,今年前7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和費用合計為92.63元,同比下降0.38元;其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45元,同比下降0.35元。同時,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降低0.5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9.4%,同比降低1.3個百分點,為2016年以來最低水平。


      “此外,受客觀環境的倒逼,以及在主觀積極性的推動下,許多企業加快推動研發創新和技術改造,也是盈利狀況改善的重要動力。”潘建成說。


      新增利潤主要來源于中上游行業


      數據顯示,前7個月,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3366.7億元,同比增長53.4%;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33084.4億元,增長14.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2587億元,增長17.8%。


      值得注意的是,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2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9個行業減少。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8%,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4.5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36.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29.2%,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45.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97.8%。


      新增利潤較多的行業主要是:石油新增利潤1145.1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利潤比重為20.1%;鋼鐵1139.5億元,占20%;建材797.5億元,占14%;化工721.1億元,占12.6%。這些行業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66.6%。


      “這表明工業企業利潤的增長依然主要依靠傳統行業,對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投資有一定程度的依賴。”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分析,石油、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利潤增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同比加價抬升作用。隨著工業產品價格同比漲幅逐漸收窄,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可能有所放緩。


      “石油、鋼鐵、建材、化工等4個行業占了新增利潤的三分之二,主要由于國際和國內工業品價格上漲帶來的支撐。”潘建成分析說,從國內看,需求平穩增長對價格形成了重要支撐。前7個月,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2%,房地產投資增長對相關行業有直接拉動作用;基礎設施投資在連續5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同比增長5.7%,而且,基礎設施投資對鋼鐵等產品的需求有一定的滯后性。從國際方面看,今年以來,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市場在整體升溫,其中,石油等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繼去年大幅躍升28%之后,今年繼續顯著攀升。正是國際國內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推動了上游和中游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對行業利潤的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撐。


      推動工業利潤平穩增長


      也有人擔心,上游行業的盈利改善往往意味著下游行業的成本增加,隨著價格因素從上游向下游傳導,將對下游行業的盈利水平形成擠壓。


      “從目前看,中上游行業價格持續上漲勢頭已經有放緩跡象,下游特別是消費端價格基本運行平穩,對下游不會帶來太大壓力。”劉學智表示,要推動工業企業利潤長期持續增長,最重要的是推動高技術產業發展和盈利增長,促進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我們也要看到,未來價格會否持續上漲,仍有著很多不確定性。”潘建成說,從國際看,國際大宗商品整體價格下半年可能繼續保持溫和上漲,但不同產品價格走勢將會出現分化;從國內看,國內市場需求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例如,隨著房地產調控力度進一步加大,房地產投資可能受到一定影響;補短板需要加強基礎設施投資,但絕不會以累積金融風險為代價。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長動力減弱,將對鋼鐵、建材等行業的產品價格走勢帶來一定影響。


      潘建成說,企業需要保持清醒認識,依靠價格上漲帶來的利潤增加是不可持續的,必須更多地依靠技術創新推動生產效率的提高,推動利潤增長。(記者 林火燦)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工業大幅反彈 中國工業企業利潤為何反而下降?

      工業大幅反彈 中國工業企業利潤為何反而下降?

      一季度中國工業大幅增長,但同期工業企業利潤卻下降14%。在其背后,是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新動能尚未形成優勢,傳統動能則受限于投資與需求驅動減弱,利潤空間有限。
      2019-04-24
    • 5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降幅收窄 后續或將繼續修復

      5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降幅收窄 后續或將繼續修復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按可比口徑計算,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410.0億元,同比增長1.0%,較1-4月回落2.5個百分點;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滑6.5%,較4月回升2.0個百分點。
      2022-06-28
    • 6月工業企業利潤加速恢復 后期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6月工業企業利潤加速恢復 后期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隨著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恢復,我國工業企業效益正明顯改善。國家統計局7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8%,由連續兩個月下降轉為正增長,利潤增速較上月回升7.3個百分點,呈加速恢復態勢。
      2022-08-01
    • 工業利潤增速放緩是前期高位增長后的合理回歸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數據,1至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4 4%,增速比1至3月份放緩3 9個百分點。4月份當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4%,增速比3月份放緩9 8個百分點。
      2017-05-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