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經濟:仍將在合理區間穩定運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28





      2018年,我國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我國工業生產平穩運行,中高端制造業快速增長,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工業發展質量有所提高。展望2019年,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全球經濟增長將溫和放緩,工業互聯網蓬勃發展,將帶動工業新舊動能加速轉換,工業經濟仍將在合理區間穩定運行,工業投資增速有望穩中有進,工業品消費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工業企業出口增速可能會小幅放緩,企業效益和發展質量將繼續穩步提升。


      形勢判斷


      (一)工業互聯網蓬勃發展,將帶動工業新舊動能加速轉換,工業經濟仍將在合理區間穩定運行


      展望2019年,工業經濟仍將在合理區間穩定運行。從供給側看,工業互聯網蓬勃發展,將帶動工業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力度加大,工業供給體系質量持續提升,加速邁向中高端。從需求側看,工業投資增速有望穩中有進、工業品消費將繼續平穩增長、工業企業出口可能會小幅放緩,工業經濟仍將在中高速的合理區間穩定運行。


      (二)投資環境持續改善,將吸引更多民間投資和外資流入實體經濟,工業投資增速有望穩中有進


      2018年,我國工業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增速企穩回升。一是工業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增速穩步回升。二是制造業民間投資增速逐月回升。三是新興產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展望2019年,工業投資增速有望穩中有進。從投資環境看,全國各地正聚焦企業關切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將加快吸引國內外更多企業和項目投資落地投產。從三大投資領域看,一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如火如荼,將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帶動新興產業投資繼續擴張、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投資不斷增加,從而帶動制造業投資平穩增長。二是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投資力度將繼續加大,準入門檻進一步放開、項目融資進一步規范,將帶動基建投資增速穩中有升。三是堅持"房住不炒"成為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調控主基調,各地積極推進共有產權住房、租售同權等政策落地,將帶動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穩中趨緩。


      (三)消費環境不斷優化,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全面實施等將增強消費能力、釋放消費潛力,工業品消費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2018年,我國工業品消費整體保持穩中趨緩態勢。展望2019年,我國工業品消費將繼續保持平穩。一是消費環境不斷優化。隨著國家促進消費體制機制的政策進一步落實,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將更加完善,消費者維權機制將更加健全,消費環境將更加優化。二是雖然居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緩,但受益于個人所得稅改革等政策,居民消費能力將有所增強。三是消費品供給將更加優質豐富,消費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四)全球經濟放緩、中美經貿關系不確定性等將拖累我國出口;但進博會的成功舉辦有望改善我國貿易結構進而對出口形成支撐;整體看,我國工業企業出口增速可能會繼續小幅放緩


      2018年,我國工業企業出口增速小幅回落。展望2019年,我國工業企業出口增速可能會繼續小幅放緩。與此同時,也有利好因素支撐出口。進口博覽會為我國向全球開放市場、促進貿易交流提供廣闊空間,我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將被進一步挖掘,貿易結構進一步完善,貿易強國地位和話語權得到鞏固,將對出口形成支撐。


      (五)穩中有進的宏觀經濟環境將為企業效益持續改善提供堅實支撐,工業品價格漲幅的趨緩將帶動工業企業效益增速穩中趨緩


      2018年,我國工業企業效益繼續改善但增速有所放緩,利潤增長主要靠上中游行業帶動。展望2019年,工業企業效益增速將穩中趨緩。一是宏觀經濟保持穩中有進,將對工業企業生產形成帶動作用,有助于提升市場活力、增強企業創新動力,為企業效益改善奠定堅實基礎。二是規范降低涉企保證金和社保費率等一系列減費降稅政策的落實,將有效減輕企業經營負擔,提升企業盈利能力。三是去產能政策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產品供需有望實現新的均衡,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將趨于平穩,帶動工業企業效益增速趨穩;但同時,上中游行業價格對效益的帶動作用將明顯減弱,上中游行業效益增速將逐步趨穩。綜合看,2019年我國工業發展仍將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利潤增速可能會穩中趨緩,但企業效益仍將持續改善,工業發展質量仍將繼續穩步提升。


      對策建議


      目前,仍需密切關注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突出問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不強、產業融合程度不深、供給質量不高、出口形勢不樂觀、企業發展信心不足等。對此,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加快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


      一是加大基礎研究經費投入。積極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在進一步加強中央財政對基礎研究投入的基礎上,引導地方、企業和社會力量增加對基礎研究的投入;特別是要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稅收優惠扶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措施來大幅度增加企業對基礎研究的投入。二是加快建設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平臺。以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為支點,聚焦重點行業搭建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轉化平臺,增強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創新能力。三是增強自主創新意識。


      (二)創新金融支持方式,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和應用,促進產業融合協同發展


      一是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再平衡。鼓勵金融機構不斷參與實體經濟發展,積極改善制造業企業的融資環境,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創新金融支持方式,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緩解企業融資難題,引導社會資本向制造業領域集聚。二是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和應用,推動互聯網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大型企業工業互聯網創新和應用水平,加快工業互聯網在鋼鐵、機械、汽車、輕工、電子等行業領域融合創新應用,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三)增加高品質產品和品牌供給,加強質量監管,優化消費環境,實現高水平供需平衡


      一是增加高品質品牌和產品供給。二是要加快完善消費產品和服務標準體系,定期制(修)訂產品質量監管法律和標準,加強質量政策引導和質量環境建設。三是優化消費環境。


      (四)通過深入參與WTO改革,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精準扶持出口企業對沖貿易戰影響等,營造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


      一是深入參與WTO改革。二是持續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向外資和外國商品開放國內市場。三是精準扶持企業對沖貿易摩擦的影響。


      (五)推進新一輪支持民企政策加快落地,切實減輕工業企業稅費負擔,增強企業盈利能力,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一是加快推進民營經濟稅收優惠、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落實。盡快落實國稅局支持和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26條具體措施,解決民營經濟稅收的難點問題。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減少社會資本市場準入限制,推進影響制造業發展的能源、土地等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二是繼續加大財稅政策對工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推動工業企業降成本增后勁,逐步將當前增值稅稅率由16%降至10%。三是分業施策,增強各環節盈利能力,提升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制造業上游行業要扎實推進去產能,下游行業著力提高產能利用率,確保制造業上下游利潤平衡,保持制造業利潤平穩增長,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賽迪智庫工業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工業經濟站上高質量發展新起點

      工業經濟站上高質量發展新起點

      國務院新聞辦1月3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介紹2017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并會同副部長辛國斌、總工程師張峰回答了記者提問。
      2018-01-31
    • 工業經濟:新興產業增速領先 投資增速趨穩

      工業經濟:新興產業增速領先 投資增速趨穩

      上半年,我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 7%,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0 2個百分點,延續自去年以來的平穩增長態勢。從代表性新興行業看,新興產業的發展速度仍遙遙領先規上工業,但其領先幅度有所減弱。
      2018-07-29
    • 2019工業經濟形勢前瞻:企業效益和發展質量有望穩步提升

      2019工業經濟形勢前瞻:企業效益和發展質量有望穩步提升

      全球經濟增長將溫和放緩,我國工業新舊動能將加速轉換,工業經濟仍將在合理區間穩定運行,工業投資增速有望穩中有進、工業品消費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工業企業出口增速可能會小幅放緩、企業效益和發展質量將繼續穩步提升
      2018-12-29
    • 工業經濟穩步回升 長期向好基本趨勢不變

      工業經濟穩步回升 長期向好基本趨勢不變

      上半年,我國工業經濟各項指標先降后升,二季度以來運行狀態逐月好轉。受疫情影響,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大幅下降13 5%。隨著復工復產等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見效,3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降幅收窄至1 1%。
      2020-07-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