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服務民企“組合拳”釋放哪些信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2-18





      春節剛過,民營企業迎來新年“大禮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意見要求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領域全面加強支持民營企業力度。這份高規格、大力度的文件釋放出哪些政策信號?又會帶來哪些實效?


      信號一:高規格文件提振民企信心和預期


      “由中辦、國辦聯合發文,如此高規格足見中央對金融服務民營企業工作高度重視。”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表示。


      意見提出一系列具體舉措,擴大銀行、證券、保險等各路資金支持民營企業路徑,同時推出一些長期配套政策,包括強化融資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等,凸顯了遠近結合、標本兼治的政策導向。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意見揮出的政策“組合拳”既有系統性又具針對性,從供給端、需求端乃至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推出創新制度,從根本上打通民企融資壁壘、消除融資堵點。要加速政策落地,盡早產生實際效果。


      他表示,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改善民營企業融資環境,有助于提振民營企業信心,提升民營企業主動發展升級的動力,對宏觀經濟穩定運行有著深遠影響。


      信號二:貨幣政策定向支持作用進一步發揮


      目前,銀行等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受到流動性等方面的約束,需要從供給端破題。意見提出,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其中第一點就是實施差別化貨幣信貸支持政策。


      董希淼認為,實施差別化貨幣信貸支持政策,要更好地發揮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的結構優化作用,充分利用定向降準、再貸款和再貼現以及票據融資等政策工具和產品,引導資金更有效率地流向民營企業。


      去年,人民銀行通過四次降準、增量開展中期借貸便利等措施,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今年1月份,又通過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等措施,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專家認為,增強信貸供給不是“大放水”,不僅要提供流動性支持,更要注重結構性調節。意見提出的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將進一步鼓勵金融機構增加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信貸投放。


      信號三:民企貸款比重將進一步提高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作為融資主渠道的銀行業的“主力軍”作用需要進一步發揮。


      新發放公司類貸款中,民營企業貸款比重應進一步提高;減輕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支持民營銀行和其他地方法人銀行等中小銀行發展;把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質量和規模作為中小商業銀行發行股票的重要考量因素……針對銀行業,意見提出了諸多要求。


      “這些內容,既有對銀行服務民企的資金量的要求,也有對優化完善金融機構體系、產品體系的制度安排,有利于進一步發揮銀行業服務民企的主力軍作用。”董希淼說。


      加大支持民企力度的同時,防風險的弦不能松。“商業銀行要遵循經濟金融規律,依法合規審慎經營,科學設定信貸計劃,不得組織運動式信貸投放。”意見提出。


      董希淼表示,加強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要科學施策,在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的同時仍要防控好風險。


      信號四:直接融資的短板將逐步補上


      直接融資是企業融資的重要路徑。在發達的金融體系中,直接融資占比要高于間接融資。但在我國融資結構中,直接融資一直是短板。


      意見提出多項舉措,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擴大直接融資,包括通過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以及風險投資市場等。


      “擴大直接融資對于民營企業而言更具有適用性。”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說,直接融資相對于間接融資,信息更加透明和對稱,市場化程度更高,資源配置效率更高。


      他表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新三板改革等,有助于民營企業通過股票市場融資,也會進一步激發風險投資對民營企業的投資熱情。


      信號五:更多長期保險資金支持民企


      意見提出,研究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范圍限制,規范實施戰略性股權投資。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條“含金量”十足。


      “這能有效提升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金融可及性。”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說,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范圍限制,可以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多長期資金支持。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16.4萬億元,較2018年初增長9.97%。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保險資金具有規模大、期限長、來源穩定的獨特優勢,為保險資金投資“松綁”可以拓展其配置空間,促進保險資金發揮機構投資者積極作用,重點支持有市場、有前景、有技術優勢的行業和領域,促進經濟提質增效。(記者李延霞、吳雨、劉開雄、譚謨曉)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環保上市民企緣何不被資本市場看好

      環保上市民企緣何不被資本市場看好

      近期,神霧集團、盛運環保、凱迪生態、東方園林等環保上市民企深陷資本市場危機,引發行業一片唏噓。引人探究的是,環保上市民企為何在資本市場集體身陷“遇冷門”?
      2018-06-12
    • 從民企500強榜單之變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之路

      從民企500強榜單之變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之路

      日前在沈陽召開的“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上,全國工商聯發布了最新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這份新榜單,不僅揭秘了民企“雁陣頭陣”的最新變化,也折射出中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最新脈動。
      2018-09-07
    • 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透視民企發展新趨勢

      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透視民企發展新趨勢

      全國工商聯日前發布了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這份最新出爐的榜單,展示了民企“雁陣”的最新變化,也透露出變中謀進的發展趨勢。
      2018-10-13
    • 未來五年,民企發展將迎來哪些“春風”?

      未來五年,民企發展將迎來哪些“春風”?

      民營企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時期,如何更好促進民企高質量發展,讓民營經濟活力充分迸發?
      2021-04-0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