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加持 燃料電池汽車如何駛入快車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11





      近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標準進行了調整。值得關注的是,在純電動乘用車等車型補貼平均降低50%的情況下,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標準只是下調至去年的80%。在業界看來,這體現了國家對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重視,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應乘著政策“東風”,盡快補齊短板,駛入發展快車道。


      政策細心呵護


      在取消純電動乘用車、純電動客車等車型地方補貼的同時,《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同時,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此外,過渡期期間銷售上牌的燃料電池汽車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8倍補貼。


      專家表示,與純電動汽車相比,燃料電池汽車在解決污染排放和替代能源問題上更被看好,這也成為近年來相關政策大力支持其發展的“不變初心”。


      事實上,國家出臺的《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文件,均體現我國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高度重視。


      “燃料電池汽車續航里程長、動力性能高、零排放。國家很支持發展燃料電池車。根據規劃,燃料電池汽車爭取到2030年達到百萬輛規模。”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介紹,目前,我國已掌握了燃料電池的核心技術,并經過大量的示范運行,積累豐富經驗,具備進行大規模示范運行的條件。


      商業化進程滯后


      近年來,雖然在政策加持下,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取得了不小進展,但進展不容樂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僅為1527輛,同比增長20%,遠低于同期新能源汽車平均增長率。


      “雖然我國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多年,但正式進入商業化仍有一段長路要走。”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朱德權表示,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兩短”。


      “產業鏈不完整、不配套。同時,一些關鍵零部件和產品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尚有差距。”朱德權坦言,目前國內使用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膜電極、空壓機、氫泵及儲氫瓶,加氫槍和軟管等加氫站關鍵部件都依賴進口。此外,對高壓氫用材料等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安全性隱患較大。


      “當前,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產業化依然明顯滯后。”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看來,加氫站建設緩慢成為重要的制約因素。“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等氫能產業鏈基礎非常薄弱,各環節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點仍然不少,尤其是作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必要前提條件之一的加氫站,發展緩慢,已成為制約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就燃料電池整體水平而言,尤其是核心技術、關鍵材料等方面,我國與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制氫、儲氫、加氫等環節上的關鍵核心零部件,目前還依靠進口,導致我國采購成本居高不下。”王鳳英坦言,國內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的產品質量不夠穩定,一些產品尚未形成批量生產能力,加氫站部分設備尚需進口,導致燃料電池汽車與加氫站沒有共同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加快技術研發與加氫站建設


      “要盡快實現關鍵材料、電催化劑、質子交換膜、膜電極三合一、雙極板等批量生產,為降低電堆成本和提高電堆一致性奠定基礎。要提高電堆的比功率,降低電堆成本和鉑金用量。要進一步提高電堆系統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衣寶廉表示,國內應加強對燃料電池材料的研發力度。“目前,燃料電池使用壽命長短是電堆與系統配合的結果,而不是單純依靠電堆品質。因此,要加強電堆部分、系統部分關鍵部件的研發。”


      “首先,要盡快完善燃料電池的產業鏈,建立擴散層碳紙等關鍵材料的生產線。同時,大力發展空壓機和氫氣循環泵。其次,要提高電堆的工作電流密度,提高電堆的體積和重量比功率,降低電堆的成本,為更好開發燃料電池乘用車奠定基礎。”衣寶廉說。


      衣寶廉還表示,要深入研發電堆的衰減機理,開發抗腐蝕、穩定的新材料,大幅度提高發動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時,開展超低鉑和非鉑電催化劑的理論和應用研究,進一步把電池的鉑用量降低到每千瓦小于0.1克。此外,要建立關鍵部件、電堆和電池系統的測試與耐久性快速評價方法。“應盡快建立中立性檢測機構,這對推進我國燃料電池技術進步,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會有重大作用。”


      “我國急需加強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加快加氫站的建設,以此推動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在王鳳英看來,我國應改變現行的加氫站補貼形式,加大補貼力度。同時,制定相關政策,加速氫能源核心技術研發。此外,應細化氫能源技術標準,明確車用氫氣的能源定位。


      “要加強頂層設計,統一規劃全國加氫基礎設施,降低審批難度。同時,整合優質資源,鼓勵多方合作,組建加氫站建設運營‘國家隊’。”王鳳英說。(記者 于大勇)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切忌“增量不提質”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氫能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最典型的應用場景之一,其發展需要上游從氫氣制取到加注的龐大產業鏈支撐。
      2019-05-25
    • 新政促發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

      新政促發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

      截至2020年7月,我國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過7200輛,建成加氫站約80座,社會投入資本明顯提高。但是,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仍面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缺失、企業創新能力不強、加氫設施建設難等突出問題。
      2020-09-30
    • 燃料電池汽車未來發展該如何破局

      燃料電池汽車未來發展該如何破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前兩個月,在新能源汽車銷量近30萬輛的背景下,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卻不足100輛,其市場化之路亟待破局。
      2021-04-04
    • 產業鏈不均衡等問題尚存 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推廣喜憂并存

      產業鏈不均衡等問題尚存 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推廣喜憂并存

      近日,中國氫能科技創新論壇發布《氫能汽車藍皮書(2022)》稱:“京津冀、上海、廣東、河北、鄭州五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依托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積極布局,在氫能產業鏈上各具特色,并形成了各自的產業優勢
      2023-05-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