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定向降準“小而精” 釋放三層意義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5-10





      不同于此前數輪降準,5月6日央行新一輪定向降準突出了“小而精”的特征。

      一是規模“小”,本次降準釋放的增量資金僅為2800億元,而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各輪降準的增量資金在4000億~8000億元之間。

      二是范圍“小”,本次降準僅覆蓋“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其資金流向也全部用于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

      但是,在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本次降準雖“小”,卻釋放出三層重要政策意義,有助于以較小的政策微調,將流動性和市場預期錨定于適宜水平。

      第一,“穩增長”不會松勁。一季度“開門紅”之后,圍繞“穩增長”政策的持續性,市場預期出現嚴重分化,并有向實體經濟傳導的跡象。本次“小降準”確證,由于外部風險壓力依然存在、中國經濟內生復蘇尚待鞏固,因此貨幣政策的“穩增長”仍將延續,并有望貫穿全年。但是,“穩增長”的節奏料將適時調整,“精準化”的微調、預調將成為主流的政策手段。

      第二,貨幣政策更加重視結構優化。統籌考察本次“小降準”和4月T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加碼,可以發現,央行新一輪的組合拳更加注重結構的優化。其中,TMLF聚焦于期限結構的優化,實現期限更長的流動性供給,推動“寬信用”從短期向長期延伸。而本次降準則聚焦于流向結構的優化,從“小”處發力,引導長期資金經由中小銀行,切實轉換為小微企業貸款。

      第三,經濟政策重心加速下沉。從更廣闊的全局視角看,近期央行的政策動態實際上貫徹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施政思路,即調控重心下沉,務求激活微觀活力。本次降準將目標直指縣域經濟,表明自上而下地政策落地已經進入攻堅階段,“寬信用”的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從而助力中國經濟在二、三季度保持企穩向好態勢。


      轉自:中國金融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