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國重器”彰顯實力 海洋經濟穩中提質——來自2019海博會的觀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10-24





      近日,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深圳落下帷幕。本屆海博會展出了眾多彰顯我國海洋實力的“大國重器”,以及涉海新產業、新技術,共開展了357場活動,首發新技術、新產品432項,吸引了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9.7萬人次專業觀眾參觀。展會實現簽約成交394項,簽約成交金額7.4億元,達成意向合作1013項,金額18.4億元,為海洋產業發展帶來巨大商機,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穩中提質。


      “大國重器”彰顯海洋實力


      1200個參觀名額一搶而空。“雪龍2”號親臨現場并舉行公眾開放日活動,助力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


      “雪龍2”號受邀在海博會期間從深圳出發首航南極。作為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采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一位帶孩子登船參觀的市民說:“對孩子來說,有機會登上‘雪龍2’號參觀,近距離感受中國極地科考事業的進步,是一次很生動的科普教育。”


      在南海海域成功完成我國首次可燃冰試采的“藍鯨1號”鉆井平臺、創造下潛7062米中國載人深潛紀錄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我國首顆海洋動力環境探測衛星海洋二號、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中國首制極地探險郵輪“格雷格·莫蒂默”號……一系列代表我國綜合海洋實力的高端裝備的模型和高新技術研發成果在本屆海博會上展出,讓參觀者集中感受“大國重器”的魅力。


      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中國海洋經濟的發展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在本屆海博會上發布的《2019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顯示,2018年,海洋生產總值為8.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7%,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9.3%,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9.4%。


      海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海洋經濟的發展,固然離不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但也需要新興產業來“增光添彩”“挖掘潛力”。


      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讓小小一棵海藻具有了巨大的能量。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關負責人說,海藻經過提取和高技術純化,能得到組織工程級海藻酸鈉,既可以當作直接注射制品,用于心力衰竭治療材料、藥物及活性物質載體以及美容整形材料等,也可作栓塞劑用于腫瘤介入治療、栓塞止血等,更可作為細胞支架材料,用于構建人工器官。國內自主研發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海洋來源寡糖藥物“甘露寡糖二酸(GV-971)”已正式進入上市審評階段。


      浮在海中的房子和漂在海上的城市,中建鋼構帶來了未來海洋居住的暢想。海洋綠色人居系統由居住空間和再生能源設備間等模塊組成,集成風光互補發電、海水淡化、污水處理,可自主供水供電,并能抗擊17級以上的臺風。據展區工作人員介紹,中建鋼構還正與國外企業聯合研發集海上居住、旅游度假、休閑娛樂、水下觀光、生態養殖等功能為一體的海上漂浮城市。


      王宏表示,海洋經濟已形成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全球范圍內孕育興起,海洋領域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將不斷涌現。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海洋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8.6%,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4%。


      科技進步引領“藍色經濟”


      不論是海洋傳統產業還是海洋新興產業,“藍色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科技進步。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廣順表示,2018年重點監測的海洋科研機構中科技活動人員數比2011年增長了20%以上,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比2011年增長近90%,專利授權數是2011年的3.5倍。


      持續的科研投入促使一批高科技含量工程、產品和裝備于2018年陸續投入使用。而在本屆海博會上,很多企業也展示了自主研發的新技術。中集來福士就展示了“藍鯨1號”鉆井平臺,深遠海漁業重器“深水養殖工船”,可為海島供電的浮式天然氣發電船,海上生活綜合體平臺等。該公司CEO兼總裁王建中說:“公司目前已經擁有國內外海工專利400余件,實現了各系列平臺的自主設計。”


      《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9》顯示,當前我國海洋經濟正在經歷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海洋經濟轉型升級持續穩定;在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科技興海戰略的指引下,中國海洋科技在深水、綠色、安全的海洋高技術領域發展迅速,在推動海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急需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記者趙瑞希、王豐、李曉玲)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切實提高海洋經濟意識的影響力

      切實提高海洋經濟意識的影響力

      我國涉海就業人員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 7%,2017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 4%。2 7%的人口貢獻了近一成的國內生產總值,海洋經濟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2018-06-13
    • 提供各類資源保障 海洋經濟成新的增長點

      提供各類資源保障 海洋經濟成新的增長點

      浩瀚海洋蘊藏的機遇正日益顯現。自然資源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海洋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同比分別增長8.8%、15.9%。有關專家表示,當前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海洋經濟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2022-05-3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