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前10個月新增裝機大降 光伏發電明年如何突圍?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12-06





      核心閱讀


      業內認為,今年的光伏競價項目采用了新機制,政策討論時間較長,工程建設時間不足、前期和準備工作不夠、資金落實受困等因素造成項目建設并網延遲。由于部分光伏發電競價項目轉至明年并網,預計將在明年產生顯著的疊加效應。


      即將迎來平價上網之際,光伏行業如何保持平穩持續發展?在今年光伏裝機面臨大跌的背景下,明年能否絕地反彈?


      日前,記者從相關的行業論壇上了解到,明年光伏政策將延續今年政策,僅進行局部微調。業內預計,今年底,光伏累計裝機將大概率突破兩億千瓦,明年光伏裝機量將會較今年有顯著增長。


      光伏裝機一改往年增勢  今年破天荒出現大降


      今年光伏發電行業最大的變化是,一改往年新增裝機同比增長態勢,破天荒出現了同比顯著下降趨勢。2019年1-10月,光伏發電累計裝機1.92億千瓦,新增裝機1761萬千瓦,同比減少51%。為什么今年光伏新增裝機量大幅減少呢?


      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看來,主要原因是有補貼的競價項目、平價項目并網時間都較企業申報和預期時間有較大的延遲或滯后。今年的競價項目采用了新機制,政策討論時間較長,工程建設時間不足、前期和準備工作不夠、資金落實受困等因素造成項目進程較預期有所延遲。“今年的新增光伏裝機量、并網裝機量較少,主要以前期工作為主,但可以預測,明年裝機量會有顯著增加。”


      據時璟麗預測,從市場預期看,今年底,風電和光伏累計裝機均能雙雙實現突破兩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規模明年將有較大幅度增加。“光伏發電2019部分競價項目轉至2020年并網,或將在明年產生顯著的疊加效應。”


      明年產業政策將保持連續性  僅局部微調


      時璟麗透露,近日相關部門就明年的光伏競價機制分別與企業及地方能源主管部門進行了座談討論,明確延續今年的整體思路和框架,僅做局部微調,以保證政策的穩定性。“2020年光伏發電政策研究工作基本完成,政策制定正在進行中。”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鄭聲安表示:“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思路是,從補貼推動逐步轉向內生驅動,持續提升可再生能源的系統經濟性。預測到2025年,光伏度電成本平均降至0.25元/kWh左右。”


      據記者了解,今年,戶用光伏在5.0元/瓦的初投資水平下,大部分地區民用用戶光伏發電補貼需求在0.2元/千瓦時以內(自用比例15%,9年回收);明年考慮初始投資下降因素,大部分地區民用用戶光伏發電補貼需求可降至0.1元/千瓦時甚至更低。分布式光伏在4.2元/瓦的初投資水平下,工商業用戶自發自用比例達到30%,大工業用戶自發自用比例達到70%,除了個別資源差的省市外,完全可以不依賴補貼。


      業內人士指出,不同類別用戶對度電補貼需求差異較大,甚至自發自用比例不同,對度電補貼需求的差異也很大。再考慮到分布式市場化交易試點中明確的電價和補貼政策影響,各光伏項目的收益只能單獨分析。


      據了解,目前,集中式電站和分布式電站在太陽能資源較好、具備接網和消納條件的部分地區,已經可以實現去補貼。此外,有一定自發自用比例的非民用項目已經具備去補貼的條件。


      智能制造將成降本驅動力  技術迭代深挖降本空間


      無論著眼于明年的裝機量,還是更長遠的發展,光伏要增強競爭力,就必須進一步降低成本,實現平價上網并非終極目標。業內普遍認為,光伏智能制造是其挖掘降本潛力重要驅動力。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表示,光伏智能制造是中國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是進一步奠定中國光伏產業世界領先優勢的基礎。光伏制造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邁向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中高端。智能制造是平價上網的必由之路。


      “在降低成本方面,除了技術進步因素外,制造、運營、管理等環節的成本控制仍有很大空間,這也是企業挖掘盈利潛力、保持競爭力的重要領域。”劉譯陽認為,“智能化是幫助產業節約成本、提質增效的關鍵手段。”


      據了解,智能光伏系統集成與運維助力平價上網,包括MBB技術、半片技術、疊瓦技術、雙面發電技術、大硅片技術等在內的新技術,正不斷提升太陽能組件的功率密度,幫助光伏進一步降低成本。比如,MBB技術可以提升5W-10W的組件功率,疊瓦技術最大可以提升20W的功率,目前常規60片組件最大可做到370W,而在2015年,同樣60片組件的主流功率僅為250W。


      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裁黃海燕認為,光伏制造正從“自動化” 走向“智能+平臺化”。三五年前,整個光伏行業都在進行自動化的相關工作,隨著自動化的推廣普及,信息化也逐步導入到制造領域,在如今的智能化階段,所有信息與大數據結合,并進行對應的分析處理,反過來對整個光伏制造過程進行系統智能化的管控,從而大大提升了光伏制造質量水平。


      “變革一直貫穿于光伏產業發展的脈搏和血液中,光伏行業的技術迭代非常快。目前來看,高效組件技術對平價上網的推動作用至關重要。”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質總監李紀偉對此頗有感慨。(記者 蘇南)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三問“1.05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規劃目標

      三問“1.05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規劃目標

      日前,國家能源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到三季度末,光伏發電裝機已達到1 2億千瓦,這標志著“十三五”規劃中“1 05億千瓦”的下限目標已經完成。比規劃完成時間提前逾3年,輕松實現“十三五”開發目標。
      2017-11-1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