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份CPI漲幅擴大PPI穩中略漲,疫情會引發物價全面持續上漲嗎?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2-11





      1月份CPI同比漲幅擴大,既有春節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因素,也有今年與去年春節錯月、去年對比基數較低的因素。總的來看,新冠肺炎疫情會對部分商品價格產生階段性影響,但不會引發物價全面持續上漲。2月份,大量企業延期開工,市場需求減弱,不排除PPI再度掉回負值的可能。未來隨著疫情逐漸結束、企業有序復工、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需求拉動,PPI有望恢復到正增長區間。


      2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1月份,CPI同比上漲5.4%,漲幅比上個月擴大0.9個百分點;PPI同比上漲0.1%,上個月為同比下降0.5%。


      專家表示,1月份CPI同比漲幅擴大,既有春節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因素,也有今年與去年春節錯月、去年對比基數較低的因素。總的來看,新冠肺炎疫情會對部分商品價格產生階段性影響,但不會引發物價全面持續上漲,物價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


      CPI同比漲幅擴大至5.4%


      1月份,CPI上漲5.4%,漲幅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根據測算,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4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1.4個百分點。


      在1月份食品價格方面,鮮果價格同比下降5%,連續4個月下降;雞蛋價格上漲2.8%,漲幅同比回落4.5個百分點;牛肉、羊肉、雞肉和鴨肉價格漲幅在10.4%至20.2%之間,均有不同程度回落;豬肉價格上漲116%;鮮菜價格上漲17.1%。在非食品價格因素方面,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和娛樂、交通和通信價格分別上漲2.3%、2.2%和0.9%。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CPI同比漲幅擴大,既有春節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因素,也有今年與去年春節錯月、去年對比基數較低的因素。”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說,食品價格上漲20.6%,影響CPI上漲約4.10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1.6%,影響CPI上漲約1.29個百分點。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郭麗巖分析說,受去年1月份低基數效應影響,今年1月份CPI同比漲幅擴大,豬肉、鮮菜等食品價格上漲是主要“推手”。去年CPI呈現明顯的前低后高走勢,顯著抬高了今年開年的翹尾水平。在新漲價的1.4%當中,約70%來自食品分項上漲拉動。


      除了上述因素,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認為,受疫情防控短期因素影響,部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價格明顯上漲。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1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5%,較前值1.4%略有上升,整體處于“1時代”,表明內需對物價拉動力溫和。


      PPI同比由下降轉為上漲


      1月份,PPI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1%,結束了自2019年7月份以來的同比下降態勢。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4%,生活資料價格上漲1.3%。


      劉學智分析說,PPI同比連續3個月趨勢性回升,主要由兩方面因素帶動。一是穩增長力度加大,特別是1月份以來專項債發行力度加大,給工業生產預期帶來改善。二是隨著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帶動了制造業訂單類需求,促進工業生產預期增強。生產資料價格降幅收窄,同比下降0.4%,仍然是負增長,但降幅比上月收窄0.8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上漲1.3%,漲幅與上月持平。


      “1月份PPI重回同比上漲,顯示國內工業需求在改善,部分企業議價能力有所提升。”周茂華分析說,國內PPI同比改善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工業品需求回暖與企業補庫存意愿改善。二是翹尾因素拖累作用減弱。


      從環比看,1月份全國PPI連續兩個月持平。其中,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價格均持平。


      郭麗巖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PPI總體上小幅波動,這一態勢還將延續一段時間。疫情對1月份PPI的影響不太明顯,但對部分門類的工業品價格產生了一些暫時性、擾動性影響,其對PPI未來走勢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物價不具備全面持續上漲基礎


      受春節錯月和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影響,1月份CPI同比漲幅有所擴大。不過,專家表示未來物價不具備全面持續上漲基礎,全年CPI將呈前高后低態勢。


      為做好疫情防控和保供穩價等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采取保供穩價措施,各城市高度重視“菜籃子”商品供應,積極暢通物流,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嚴懲哄抬物價等價格違法行為。


      “總的來看,各地區、各部門的一系列政策舉措,有利于平抑短期物價上漲。新冠肺炎疫情會對部分商品價格產生階段性影響,但不會引發物價全面持續上漲。”郭麗巖說。


      郭麗巖表示,從總供給看,國內工農業生產總體平穩,市場供應充足,物價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考慮到今年上半年、下半年的翹尾差距較大,全年CPI大概率呈前高后低走勢。


      劉學智分析認為,進入2月份,隨著CPI翹尾因素減弱,疫情導致消費需求明顯下降,特別是餐飲、旅游、運輸等消費顯著下降,CPI同比漲幅可能回落到5%以下。從全年看,CPI全年將呈現前高后低態勢。


      周茂華分析說,PPI同比呈現企穩改善態勢,但動能溫和。目前,全球需求出現觸底回暖跡象,國內工業制造業庫存處于歷史低位,主要經濟體偏積極財政、貨幣政策,貿易緊張局勢出現改善跡象,以及翹尾效應減弱等,PPI將呈現企穩改善態勢。


      劉學智則表示,受疫情影響,2月份大量企業延期開工,市場需求減弱,不排除PPI再度掉回負值的可能。隨著疫情逐漸結束,企業有序復工、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中美貿易協議履行帶來的需求拉動作用,PPI有望恢復到正增長區間。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短期因素不改物價總體平穩態勢

      短期因素不改物價總體平穩態勢

      物價會繼續上漲嗎,消費升級大勢改變了嗎,今冬天然氣供應有保障嗎?針對社會關注的當前經濟運行熱點,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在10月2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了回應。
      2018-10-25
    • 物價不具備全面大幅上漲基礎

      物價不具備全面大幅上漲基礎

      9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8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8月份,CPI同比上漲2 8%,漲幅連續6個月處于“2時代”;PPI同比下降0 8%,連續兩個月同比下降,且降幅擴大。
      2019-09-11
    • 9月CPI同比上漲3% 當前物價形勢怎么看

      9月CPI同比上漲3% 當前物價形勢怎么看

      10月15日,國家統計局對外發布的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顯示,9月CPI上漲3 0%,漲幅比上月擴大0 2個百分點,漲幅創下近6年來新高;PPI同比下降1 2%,降幅比上月擴大0 4個百分點。
      2019-10-21
    • 10月CPI上漲3.8% 全年目標為3%左右—— 物價預期目標能實現嗎?

      10月CPI上漲3.8% 全年目標為3%左右—— 物價預期目標能實現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0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 8%,漲幅比上個月擴大0 8個百分點;但從1—10月整體來看,CPI同比上漲2 6%,仍處于“3%左右”這一全年物價運行預期目標范圍之內。
      2019-11-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