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件業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8-05





      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不小沖擊,但其中也有亮色。


      日前,工信部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經濟運行情況。總體看來,上半年,我國軟件業務收入達35609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8.3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提高12.9個百分點。上半年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4241億元,同比增長1.3%,扭轉前5個月負增長局面。軟件出口也逐步恢復:上半年,軟件業實現出口223億美元,同比下降0.4%(上年同期為增長2.6%),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2.8個百分點。其中,外包服務出口同比增長4.6%,嵌入式系統軟件出口同比增長5.4%。


      可以看到,疫情對我國軟件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短期,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相關業務正在逐漸回暖,且以“云經濟”等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代表的新經濟營業收入逆勢增長,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其激發出的新動能和顯示出的韌性、抗挫能力及發展潛力,讓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實、底色更濃。


      6.7%,凸顯更堅實的產業基礎


      肩負著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歷史使命,軟件業的發展既要看“量”,更要看“質”。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今年上半年,全行業軟件產品、信息技術服務和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比例為27.0∶60.6∶10.9,其中軟件產品收入9615億元,同比增加3.3%,較一季度提高13.5個百分點,占全行業收入的比重為27.0%;信息技術服務收入21583億元,同比增長9.5%,在全行業收入中占比超過60%;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增速由負轉正,上半年實現收入3892億元,同比增長1.5%,較一季度提高16.2個百分點。在培養自身競爭力的同時,產業鏈協同性進一步提升,全行業正逐步形成區域協同發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好局面。


      核心產業資源進一步匯聚。賽迪智庫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軟件研究室主任蒲松濤指出,得益于以軟件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在疫情期間的亮眼表現,資本市場對泛軟領域的投資傾向性開始提高,生物醫藥信息、遠程醫療、O2O服務等項目普遍受到投資者追捧。對中小微軟件企業與初創團隊而言,本輪投資熱潮既是重大機遇,也是新一輪的挑戰;而對頭部企業而言,市場競爭格局也有望在資本大量涌入后加速迎來重塑。同時,政府決策者也認識到軟件向基礎設施演進的必然趨勢,已開始有意引導高校擴招生源向人工智能、電子商務等專業進行傾斜,并圍繞數字經濟發展推出了新一輪的新基建計劃。他表示,未來我國軟件產業的人才供給問題將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持續推進而得到有效緩解。


      此外,隨著大型數據中心、云計算架構平臺、超算中心、5G基站、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基礎設施的加快建設,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基礎將更為夯實。


      6.7%,凸顯新業態新機遇


      上半年,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較大沖擊,軟件業何以在疫情中實現逆勢增長?蒲松濤表示,一方面,軟件技術的創新和產品的開發主要依賴于開發者的智力付出,相較于制造業對配套產品的供應依賴相對較少,部分創新開發甚至可以通過遠程辦公的方式來實現。另一方面,疫情也讓新的經濟業態、經濟模式加速發展:以生鮮電商、即時配送為代表的新零售乘勢攻城略地;在線醫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宅娛樂等新型“云經濟”全面“侵入”生活,重塑消費理念和消費模式;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則成為科技抗疫的“神兵利器”。這些新業態、新模式的底層支撐都是通過軟件實現的,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中軟國際啟動“神兵計劃”,以武漢云上軟件園作為通道,全國各地的云上軟件園協同聯動,征集和組織全國的IT服務志愿者,為武漢及全國定點醫院提供IT運維和相關技術援助服務;用友推出生產設備遠程監控與維護云服務,有效維護生產運行與產能恢復;平安智慧城市積極開發疫情防控線上服務專區,建立可視化大數據分析模型,為政府疫情防控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一部分企業注重“云端”蓄力;一部分企業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找到新的增長點;還有企業利用大數據打通信息孤島,提供解決方案,借勢而上。在軟件業賦能下,一個個新模式、新業態為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增添新動能。


      6.7%,凸顯行業十足韌性


      相較于傳統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的韌性表現在轉型升級速度更快,應變能力更強,軟件項目從研發到投入使用的周期相對較短,還可隨時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專屬服務,加之大數據的支撐,其抗挫能力不言而喻。正如蒲松濤所說:“誰的數字化程度越高,誰抵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強。”他指出,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各行業對數字化轉型的關注程度不斷上升,投入也逐漸加大。這種投入,將直接轉化成為軟件業的新業務,帶來更多新變化。


      疫情過后,加快數字化轉型建設將成為企業管理者的共識。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重心也將從過去單一地構建數字化溝通平臺,全面轉向發展線上商務定制與數字化增值服務。受此影響,未來企業對軟件人才特別是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將大量增加,各類聚焦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軟件產品及信息技術服務的應用也將更為廣泛,特別是IaaS、PaaS、SaaS等云計算服務有望步入新一輪發展窗口期,遠程辦公、線上教育等細分領域有望率先引領本輪數字化轉型發展浪潮。


      同時,全民軟件素養正在加速提升。在疫情防控期間,由于人員流動普遍受限,民眾不得不借助線上或O2O方式彌補原有的線下服務需求,全民的軟件使用頻率大幅增加。蒲松濤表示,從短期來看,軟件用戶群體的不斷增長產生了豐富的用戶數據資源,為內容分發、生鮮配送、影音娛樂、物流跑腿等2C領域的軟件應用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有效降低了其市場推廣成本;從長期來看,伴隨著全社會對軟件價值、功能、技術的理解愈發深刻,必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使用、學習軟件并投身于軟件產品的開發和功能完善之中,軟件產業整體創新環境將更為優良。(作者:楊贊)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軟件業:增勢平穩 新動能加速匯聚

      軟件業:增勢平穩 新動能加速匯聚

      2018年前三季度,軟件產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但也面臨中美貿易摩擦凸顯產業核心技術瓶頸、與實體經濟融合能力有待提升、企業轉型困難等問題。
      2018-11-12
    • 軟件業如何提升“硬實力”

      軟件業如何提升“硬實力”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集成電路和軟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投資更多參與和促進信息產業發展,并要求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完善下一步促進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支持政策。
      2019-05-1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