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智慧城市 不能只把數據簡單堆起來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1-15





      在近日召開的2020銀川國際智慧城市博覽會“1+8”場專業論壇上,大數據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以來,全國迄今有超過500個城市發布并啟動了相關計劃,推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設迎來了發展黃金期。

      專家表示,從今年來看,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帶來了較大沖擊,但也應看到“云經濟”“非接觸經濟”“大數據防疫”等新業態顯現。從長期來看,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將智慧城市建設推入“深水區”的機遇,引導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建設更加貼合實際,并向細分領域滲透。

      未來,智慧城市怎么走?相關專家不約而同地表達了這樣的觀點:作為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要素,數據并不是簡單地堆放,而要有效連接,深度融合。

      數字資產管理是薄弱一環

      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郭煒認為,數字城市是智慧城市在當前階段的典型內涵,智慧城市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數據。

      “到了數字城市時代,我們要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把已獲取的數據反向運用到城市,用數據來驅動城市治理的現代化、產業發展的智能化和市民生活的便捷化。”

      這一觀點與國外專家不謀而合。

      全球智慧城市咨詢委員會主席保羅?威爾遜指出,在過去,很多城市把管理交通、建筑等基礎設施作為工作重心,但很少有城市將注意力放在如何將數字資產應用于智慧城市建設。

      他說,高質量的居住環境是所有人的共同向往,世界各地的城市如今都面臨著共同挑戰,“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城市需要新的方式,智慧城市應該考慮如何將技術與城市管理結合起來,用數字基礎設施來造福市民,營造智慧生活”。

      扭轉數據認知誤區是前提

      理想很豐滿,現實往往卻很骨感。

      華為企業BG全球政府業務部總裁岳坤總結了當前在智慧城市建設中關于大數據的誤區。

      “最常見的問題是,很多人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看成是萬能的,一切成績都可以歸功于它。對此我們應該引起注意。”岳坤指出,當前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一邊是“有大數據就能促進智慧城市發展”的思想,一邊卻是重建設、輕運營的現狀,導致許多數據系統項目快速上馬,卻沒有真正發揮效能。

      阿里云智能數字政府頂層設計部總經理皮文凱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智慧城市建設像一條紐帶,一頭連著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另一頭連著的則是城市居民的需求。他指出,大數據的核心,在于以人為本。

      提高數據使用能力是關鍵

      對于我國這個有著近14億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2%的國家來說,大數據如何賦能城市治理?建設智慧城市的關鍵因素又是什么?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新視界總裁白欲立認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數字孿生。所謂數字孿生,簡單來講,就是通過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手段將物理實體和系統的屬性、狀態、功能和行為映射到虛擬世界,形成高保真的動態。而數字孿生城市,就是讓物理城市的所有動態靜態的要素數字化,在網絡空間再造一個與之對應的虛擬城市。在這一基礎上,當公共疫情等突發事件來臨,就可以用網絡空間的數字孿生城市的監控來代替對物理城市的封城。

      “打造智慧城市,需要在推進城市要素數字化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城市管理者對數據的駕馭和使用能力。”白欲立指出,在城市信息化基礎設施中,尤其要重視城市應急智能化模塊的應用。

      針對如何強化數據賦能城市治理的有效性,岳坤有3點倡議,一是在智慧城市建設新階段,要做好縣區數據平臺統籌規劃,因為公共服務事項中有95%以上的辦事流程是在區縣終結的,智慧城市在這里的運行職能更重;二是通過區塊鏈等技術引入信任機制,為不同參與主體、不同行業的可信數據交互提供有效的技術手段;三是健全智慧城市的運行機制,加強運營組織建設,實現長效發展。

      “智慧城市建設遠遠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它應該包含理念、數據、能力、機制4個方面。通過數字化賦能,使得從政府到企業,從專業機構到市民,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協同發揮作用,建立全周期的智慧城市運營機制,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創新生態。”皮文凱說。


      轉自:科技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智慧城市建設亟待突破大數據瓶頸

      智慧城市建設亟待突破大數據瓶頸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大城市病凸顯,霧霾、交通擁堵、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等矛盾日益突出,綠色智慧成為當前城市建設迫切訴求,也是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并成為新型城鎮化重要戰略方向。
      2017-06-22
    • “新基建”風起 智慧城市建設迎大機遇

      “新基建”風起 智慧城市建設迎大機遇

      隨著“新基建”的開建,智慧城市建設也將實現從城市治理和服務的提升過渡到城市綜合發展水平的提升。這背后,智慧城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正在保障云和大數據的安全前提下,提振社會和城市產業復蘇,助力傳統產業升級。
      2020-06-26
    • 智慧城市建設飛速發展 5G+AI將成重要“催化劑”

      智慧城市建設飛速發展 5G+AI將成重要“催化劑”

      今年,新基建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新型智慧城市作為新基建戰略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迎來建設風口。在利好政策加推和新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進步飛速,而5G和AI將成為重要“催化劑”。
      2020-12-30
    •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呈現五大新趨勢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呈現五大新趨勢

      出門不用擔心停車問題,從地圖軟件上就能看到附近的泊車情況,并由系統自動引導到有車位的停車場,進出無感支付;工作、居住的樓宇變成了一部部大號“手機”,消防、安防、電梯、門禁等都成為了手機中的APP
      2021-07-2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