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汽車產業:治好增長的“病” 解開發展的“結”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29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全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雙突破1500萬輛大關。雖然中國汽車產業增長勢頭強勁,但無序競爭、虛假宣傳、利潤下滑等問題也隨之而來,還出現了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連續走高等問題。當前,汽車行業盈利狀況持續承壓,“增量不增利”狀況突出,經銷商庫存與資金壓力不斷增大,不少經銷商的經營陷入困境。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出現的各種非理性競爭現象,堅持遠近結合、綜合施策,規范競爭秩序。工信部、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也召開會議,針對汽車產業無序價格競爭、產品質量安全等問題提出相應對策。


      6月3日,工信部第一次召集17家重點車企負責人座談,提出反對無底線價格戰、停止虛假宣傳、縮短供應商賬期等。7月8日,三部門再次召集車企開會,聽取政策落實情況。7月18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三部門再次聯合召開汽車行業座談會,部署進一步規范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工作。


      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內,從國務院到多個部委,這種會議密度,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史上實屬罕見,也充分說明了政策層面整治汽車行業內卷的堅定決心。可以說,一系列“反內卷”措施戳中了中國汽車行業無序競爭的痛點,切中了行業內卷的要害。


      例如,“加強成本調查和價格監測,強化產品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是通過嚴格的產品質量合規檢查倒逼企業杜絕在“價格戰”中的質量減配行為,督促企業從“拼價格”轉向“拼質量”。


      賬期規范則劍指長期困擾汽車產業發展的頑疾,有利于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產業鏈長是汽車產業的一個特點,賬期問題直接關系到汽車上下游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狀況。為響應三部門“反內卷”的號召,17家重點車企集體承諾“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工信部還開通了“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反映窗口”,督促這一措施落地。


      此外,在汽車金融領域引發爭議的“高息高返”模式也在監管部門重拳下加速退場。6月以來,多地銀保監局同步行動,嚴禁金融機構通過“高息高返”拓展車貸業務。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四川、河南開封等在內的多地銀行業協會相繼發布汽車消費金融業務自律公約,迫使汽車企業回歸產品本質競爭。


      正常的市場競爭可以提高生產和創新效率,讓資源流向最有效的地方,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好的產品和服務,讓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但無序的內卷則會帶來企業發展受困、資源浪費、經濟活力被壓抑等問題。


      內卷是市場競爭的一種產物,是那只看不見的手失控所帶來的,而政策引導是看得見的手,能將市場重新推回正常軌道。反對內卷并不是要拒絕競爭,恰恰是要實現更好、更高效的競爭。


      中國的汽車市場是競爭最為徹底和激烈的市場。多年來,市場競爭給予中國汽車產業巨大助力,讓汽車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追趕到并跑,從并跑到在部分領域實現領跑。


      中國汽車產業是市場競爭的受益者。市場競爭讓汽車產業有了“增長的命”,但與此同時,也要預防和治好汽車產業“增長的病”。這就要求政府調控和市場機制同時發力,兩手都要硬,唯有杜絕汽車市場“帶病增長”,才能筑牢汽車行業健康發展之基。(作者:李志勇)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