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經濟來臨,我們準備好了嗎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張雙    時間:2017-04-17





      “支持和引導分享經濟發展,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眾生活。”繼去年首登政府工作報告之后,“分享經濟”今年再度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成為兩會熱議話題。


      分享經濟,也稱共享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平臺將分散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實現供需匹配。


      幾年前,滴滴、Uber等網約車平臺的興起,給我們帶來了分享經濟的初體驗。如今,我國已有超過6億人參與分享經濟活動,參與提供服務者人數約為6000萬人。從交通出行到房屋住宿,從知識技能到資金盈余,從生活服務到生產能力,無處不在的分享帶來了無處不在的商機和無限創新的可能。


      一些國際研究機構對我國分享經濟發展表現出濃厚興趣。麥肯錫咨詢公司對我國40個城市近2900名消費者的調研報告指出,共享經濟模式走入了普通大眾的生活,并在更多行業中得到普及,勢必帶動一批行業的升級與創新。在此過程中,共享經濟平臺企業、傳統企業和政府間關系也將發生深刻轉變。


      看速度,翻番式增長體現出分享經濟蓬勃的生命力。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同比增長103%。在互聯網行業投融資相對趨冷的大環境中,分享經濟風景這邊獨好,去年融資規模約1710億元,同比增長130%。預計未來幾年,分享經濟仍可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20年,其交易規模占GDP比重有望達到10%以上。


      看廣度,融合式發展體現出分享經濟強大的牽引力。當前,分享經濟已經覆蓋了生活服務、生產能力、交通出行、知識技能、房屋住宿、醫療分享、資金分享等領域,作為最活躍的創新業態,有力驅動著資產權屬、生產組織、服務供給、就業模式和消費方式的變革,對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都具有重要意義。


      看深度,顛覆式創新體現出分享經濟深遠的影響力。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乃至新的生產關系,分享經濟以顛覆式創新的姿態,把我們傳統的擁有、產權等核心觀念轉變為使用、信任與合作。這種轉變沖擊著現有社會的角色與秩序,帶來了認識不統一、制度不適應、保障不健全等階段性問題。本著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原則,應加快構建新的政策環境、監管規則和保障體系,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才能真正為發展釋放活力、蓄積動力、培育潛力。


      如今,鼓勵支持分享經濟發展的政策禮包紛紛落地。分享經濟不僅被兩度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還被納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在信息化發展、放管服、市場監管、創新創業等領域新出臺的政策文件中,多處涉及“發展分享經濟”。兩會前夕,國家發改委就《分享經濟發展指南》征求意見,提出了允許和鼓勵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探索分享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形成適應分享經濟特點的政策環境、鼓勵創新監管模式等規劃布局。


      由是觀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去年“支持分享經濟發展”的表述之上,新增“引導”二字,意義深遠,值得期待。(記者張雙)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借力分享經濟 實現共享發展

      當前,互聯網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以協同共享為原則的分享經濟在世界范圍內呈指數級增長。分享經濟可以成為我國實現共享發展的新方案之一。
      2017-04-17
    • 好模式更要好服務“共享”業態仍需精打細磨

      共享經濟是新時代的產物,雖然正處于試驗階段,但競爭已經相當激烈,作為企業,不能為了共享而共享,而是要深入思考三大問題,一是共享要真正為市場解決什么問題;二是我們的用戶體驗能否做得更好,差異化體現在哪里;三是商業...
      2017-04-24
    • 共享經濟,貨真價實才能落地開花

      共享經濟的業務模式對用戶來說提高了便利性,但對于企業來說,可以通過控制企業自身的成本消耗突出其企業優勢,加速企業運轉,提升企業的營業能力,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2017-05-16
    • 共享經濟的風口不是說追就能追的

      近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3 9萬億元,增長率為76 4%。其中,交通領域的共享是共享經濟目前在全球范圍影響最廣的。
      2017-06-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