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產品滯銷不能光靠電商“解圍”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5-15





      這幾天,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寧蒗縣等地5000余噸紫皮大蒜滯銷,價格從往年的每公斤5元跌至0.7元。一些超市和大型電商聞訊前往“解圍”,如京東生鮮瀘沽湖特產館第一時間組成精干團隊,組織滯銷大蒜的收儲、物流配送工作,紫皮大蒜的商詳頁面24小時之內完成上線。


      永勝縣、寧蒗縣是國內知名的紫皮大蒜產地,今年由于種植規模擴大,產量過剩,加上客商大量減少,收購價格過低,造成了紫皮大蒜近5000噸嚴重滯銷,最低至0.7元都難賣出去。幸得電商巨頭京東及時出手,為麗江紫皮大蒜專門上線特產展示頁面,幫助促銷,僅上線第一天就銷售12萬公斤,解決了蒜農和地方政府的燃眉之急。像這樣出手為滯銷農產品“解圍”的,對電商來說,京東不是第一個也不是第一次,以至于一看到農產品滯銷的新聞,不少人恐怕首先就會想到電商該出手解圍了。


      應該說,作為時下破解農產品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有效途徑之一,農產品觸“電”不但是一種時髦的方式,也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解決方案。正因為這樣,不少地方似乎把解決農產品價賤滯銷的希望寄托在電商身上。但是,要積極打開大蒜等農產品的銷路,防止農產品出現價賤滯銷的尷尬,不能總是依靠電商幫忙解圍。


      時下農產品價賤滯銷的消息幾乎在每年的相關農產品收獲季節都會傳出,電商企業即便有意幫忙解圍,很多時候恐怕也忙不過來。如果許多地方都出現多種農產品價賤滯銷,總不能指望每一種滯銷的農產品都能得到大型電商的及時幫扶。而且,電商銷售打通農產品供需雙方的信息壁壘,要建立在市場基本供需平衡的基礎上才有好的結果,如果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尤其是在明顯供大于求的時候,電商出手雖然能解圍于一時,卻難以扭轉供需雙方失衡的困局。


      電商出手幫忙解決農產品價賤滯銷難題,是在相關損失已經發生之后進行的有限努力,主要是幫助農戶在事后及時止損和補救。對農戶來說,更重要的是在地方政府積極的政策引導和科學的生產規劃下,按照市場評估和預測,對農產品品種、種植面積等進行合理的安排,盡量適應市場的需求及其變化,最大限度避免出現農產品價賤滯銷。


      此次麗江等地紫皮大蒜價賤滯銷,根源正在于供需失衡,好在從紫皮大蒜的種植面積、產量和市場需求等情況看,供需失衡的情況并不是特別嚴重,因此電商出手才可較好地解圍。此事也表明,當地地方政府在推動農產品包括特色農產品種植等深層次問題和環節上,還存在信息掌握不準、產業引導不夠科學有力等問題和短板。因此,地方政府在服務農產品種植過程中,要站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科學生產規劃的高度,進行更為超前、周全的考慮和安排。(鞠實)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城市電商已現飽和狀態 發展農村電商正逢其時

      城市電商已現飽和狀態 發展農村電商正逢其時

      近年來,電商行業發展勢頭迅猛,城市電商已經呈現飽和狀態,而農村尚處在起步階段,推動農村電商發展正逢其時。農村電商的發展,對于提升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實現脫貧致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017-06-28
    • 電商快遞大戰不能為戰而戰 應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順豐和菜鳥的大戰剛熄火不久,電商快遞行業又一場“對掐”拉開序幕。京東也給平臺商家發出通知,要求商家在7月底前與被推薦的快遞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圓通不在被推薦之列。
      2017-07-26
    • 電商“紙箱短缺”亟待綠色包裝破題

      電商“紙箱短缺”亟待綠色包裝破題

      近段時間以來,不少生產廠家和電商都在為“紙”而發愁。國慶中秋假日期間,產品銷售迎來了黃金期,但“瘋漲”的紙價不僅抬高了成本,一些商家甚至面臨著包裝紙箱短缺的窘境。
      2017-10-26
    • 跨境電商監管服務要跟得上發展速度

      跨境電商監管服務要跟得上發展速度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從2012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量2 1萬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6 7萬億元,2017年上半年交易規模已經達到了3 6萬億元,同比增長30 7%
      2017-11-0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