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組合拳力促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2-29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記者了解到,近日工信部、國資委等多部門正緊鑼密鼓謀劃一攬子政策組合拳,包括在重點領域布局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著力解決“卡脖子”難題,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加快打造5G、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鏈;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化發展,培育一批新的經濟增長極;同時培養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力促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專家表示,下一步要充分發揮我國產業鏈完備的優勢,強化基礎研究,在產業關鍵環節、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同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兼顧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進一步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多部門支持舉措加碼升級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大考”,我國產業鏈和供應鏈保持了穩定。數據顯示,1至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2.3%,前十個月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7%,實現了由負轉正。


      “產業鏈供應鏈較好地實現了復工復產,為我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作出突出貢獻。”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2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但總體來看,產業基礎薄弱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近期由于國際環境變化特別是世界供應鏈出現了本地化和區域化的趨勢,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水平的任務迫在眉睫。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具體安排,包括“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


      近日,包括工信部、國資委在內的多個部門展開密集謀劃支持政策。王志軍表示,下一步將在提升傳統產業鏈中鍛造長板,加大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力度,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進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化發展,培育一批新的經濟增長極,增強產業鏈根植性和競爭力。在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方面,將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強應用牽引、整機帶動,加快基礎關鍵技術和重要產業工程化攻關,在重點領域布局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強化共性技術供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圍繞新興產業鏈,王志軍表示,將加快打造5G、集成電路、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高端裝備、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裝備等新興產業鏈,同時主動謀劃、前瞻部署一批未來產業,構建未來競爭的新優勢。


      近日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也敲定2021年一系列具體舉措: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加快補齊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基礎技術等短板弱項,著力打造一批新興產業集群。


      瞄準一流培育更多“鏈主”企業


      企業是產業鏈供應鏈的實施主體,更多支持舉措將進一步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我們將落實好各項惠企、穩企政策,著力增強企業的活力和實力,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做強做優。我們將培養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整合創新資源和要素,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王志軍表示。


      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無疑要充分發揮帶動拉動作用。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明確,“十四五”國有經濟布局要實現新優化,其中包括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會議強調牢牢把握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這一重點任務,努力打造一批行業產業龍頭企業、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企業、一批“專精特新”冠軍企業、一批基礎保障骨干企業。同時,2021年促進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培育更多“鏈主”企業,把產業鏈關鍵環節留在國內。


      眾多企業也謀劃起來。“十四五”期間,航天科工將致力于打造網信安全、智慧產業、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支柱產業集群。中國節能提出將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助推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王志軍還透露,將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持,將支持中小企業做專做精,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在產業鏈的重要節點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兼顧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


      在專家看來,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促進產業鏈上下協同,發揮國有骨干企業的主導作用,同時兼顧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表示,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產業鏈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升級,鞏固提升傳統產業鏈優勢,以打造產業生態為著力點,前瞻布局工業互聯網、云計算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的產業鏈,培育一批主導特色鮮明、創新要素高度集聚,網絡化協同緊密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大衛指出,增強產業鏈韌性,推動產業鏈創新,關鍵在于促進產業鏈協同。要構建有利于產業鏈創新的生態系統,形成大中小企業配套,新技術、新模式、新平臺支撐,金融、物流、商務中介、人才培訓等生產性服務業助力的網鏈系統。


      “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于產業鏈構建自主性,其核心是企業能夠逐步向產業鏈中高端攀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袁東指出,實現產業鏈自主性和現代化需要舉國之力推進中國工業自主產品開發,推進技術創新。國有骨干企業要在產業鏈攀升中發揮主導作用。


      朱宏任表示,要堅定不移深化產業鏈國際合作,充分利用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吸聚全球先進生產要素,引進完善我國產業鏈和產業體系具有重要作用的關鍵環節,加快強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創新合作和國際產能合作,進一步加強全球資源的整合能力。(記者 郭倩 王璐)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央企加速全球“布局” 搶占產業鏈高端

      央企加速全球“布局” 搶占產業鏈高端

      據國資委介紹,目前中央企業境外資產規模超過6萬億元,分布在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業務已經由工程承包、能源資源開發,拓展到高鐵、核電、電信、電網建設運營等領域,有力提升了我國在國際舞臺中的話語權。
      2017-10-26
    • 全產業鏈“綠意”濃濃 綠色發展增添新動能

      全產業鏈“綠意”濃濃 綠色發展增添新動能

      今天,中國作為世界制造業大國,正積極追求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生產、消費以及回收利用和廢棄處理)的生態性,全國工業農業企業正在將“綠色環保”的理念貫穿到從生產到應用的全產業鏈中,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綠色...
      2018-03-21
    • “中國引擎”重啟提升全球產業鏈抗風險能力

      “中國引擎”重啟提升全球產業鏈抗風險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遭干擾破壞。隨著近期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重點行業、龍頭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社會經濟運行正逐步恢復正常。“中國引擎”重啟,將有力推動全球產業鏈“轉...
      2020-03-18
    • “穩企強鏈”政策組合拳將持續加碼

      “穩企強鏈”政策組合拳將持續加碼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是暢通經濟循環的基礎。當前,國內企業復工復產加快,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有利因素快速增加,但國際疫情持續蔓延,給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帶來較大影響。
      2020-05-0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