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正!轉正!中國經濟劃出上揚曲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1-04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外部環境帶來巨大挑戰。


      但這一年,中國經濟扛住了壓力測試。中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既彰顯了經濟韌性足、活力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特點,也為全球經濟貢獻了積極力量。


      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難忘的時刻,而“轉正”,當之無愧應是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從GDP到投資、消費、出口,再到工業、餐飲、汽車,一個接一個的“轉正”消息,重新樹立起人們的信心和希望。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讓我們一起回看這一年的“轉正”瞬間,重溫中國經濟復蘇的腳步。


      時間:4月份 工業


      車間廠房加速運轉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3.9%,當月增速由負轉正;前8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4%,累計增速實現由負轉正。


      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深入推進,工業生產呈現穩中有升、總體向好態勢,到11月,工業產品增長面持續擴大,高技術制造業增速升至年內新高,裝備制造業和消費品制造業增速加快,原材料行業穩定增長,工業品出口大幅上升。11月份,612種工業主要產品中,439種產品同比實現增長,增長面為71.7%,范圍持續擴大。


      時間:二季度 GDP


      全年將破100萬億元


      3.2%,二季度GDP實現正增長!0.7%,前三季度GDP累計增速由負轉正!


      “轉正!”“轉正!”一個個好消息接連刷了屏。在復雜形勢下,中國經濟走出漂亮的上揚曲線:一季度GDP萎縮6.8%,二季度轉為增長3.2%,三季度回升至4.9%,經濟運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復常態,全年經濟總量將突破100萬億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中國將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球經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經濟的支撐”“中國的經濟增長仍在繼續,這是給世界經濟的一份禮物!”“中國為各地區發展提供了巨大市場機遇”……許多外國媒體和機構這樣評價中國經濟的穩步復蘇前行。


      時間:5月份 服務業


      生產生活“熱”起來


      5月,服務業生產形勢明顯改善,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0%,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1-10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到11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0%。從行業情況看,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電信廣播電視衛星傳輸服務、金融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從市場預期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1.1%,連續5個月位于61.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均在改善,說明整個經濟恢復的平衡性提升。


      時間:6月份 出口


      為世界經貿注入活力


      6月出口、進口雙雙實現正增長;前三季度,累計進出口實現正增長。逐季看,今年一、二、三季度,進出口增速分別為-6.5%、-0.2%、7.5%,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均創下季度歷史新高。


      在各類政策下,政府、行業、企業形成強大合力,展現中國外貿的強大韌性和綜合競爭力。中國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防疫物資,以實際行動深化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生產秩序快速恢復,滿足疫情期間各國人民居家生活和工作需要,推動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轉。中國進口占全球份額上升0.8個百分點,為世界經濟貿易合作注入活力。


      時間:二季度 投資


      新動能未來可期


      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沖擊,投資增速一季度出現大幅下滑。 在一系列穩投資政策應對下,二季度投資增速由負轉正,增長4.8%,較一季度提高20.9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8%,累計增速由負轉正。1月份至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增速比1月份至10月份提高0.8個百分點。同時,到11月份,民間投資增速實現年內首次轉正,表明市場內生增長動力在增強,市場主體預期在改善。


      更引人注目的是新動能引領作用凸顯。疫情沖擊下,產業轉型發展的動力明顯加快,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逆勢成長。前三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9.1%,加快2.8個百分點,新動能未來可期。


      時間:8月份 消費


      穩步復蘇正持續


      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今年以來首次正增長;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向上拉動GDP 1.7個百分點,年內首次轉正。


      久違的街區重又聚起人氣,熟悉的城市和街道漸次恢復原來的模樣。疫情下,消費也有新亮點。1-11月,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5%,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5%,新業態快速發展。


      升級類的商品銷售增速也很快。11月限額以上的通信器材類商品銷售增長40%以上,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都在20%以上,消費領域熱絡起來了。


      時間:三季度 收入


      守護居民“錢袋子”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23781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0.6%,實現由負轉正。


      今年社會兜底保障力度尤其較大,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養老金和離退休金同比名義增長8.7%,人均社會救濟和補助收入增長12.9%,人均政策性生活補貼收入增長11.1%,都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而且遠高于整體的居民收入增速。


      未來要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還將從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費環境等方面繼續發力,讓居民錢袋子更鼓。


      時間:10月份 餐飲


      “煙火氣”又回來了


      10月份全國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久違的煙火氣又回來了!”“這可是咱大伙一頓頓吃出來的呀!”一時間,餐飲消費成為熱議的話題。餐飲消費復蘇背后,既是一家家門店經營的希望,更是普通人可貴的消費信心。實際上,從國內的游客數量、旅游收入、票房情況等多方面來看,都說明大家的消費信心在增強。


      線上外賣下單,線下“無人”餐廳……各種防疫的安心措施在許多大小門店被采用。最近,不少餐廳再度掛出了招小時工、洗碗工的牌子,他們正全力備戰春節呢!(記者 李婕)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對中國經濟無需太多擔心”

      “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來源于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這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最重要的因素。”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孫瑋在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道。
      2017-04-10
    • 多項指標向好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達6.8%

      根據安排,國家統計局將在4月17日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與去年同期不同的是,對中國經濟增長信心更強了。分析人士預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續延續去年四季度向好趨勢,同比增長達6 8%,年內余下三季度增速將會逐步放緩至6 5%
      2017-04-10
    • 中國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

      從近期政策動向以及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二季度至少不會出現明顯的回調跡象。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