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2月31日發布的12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9%,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但連續10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制造業繼續穩步恢復。
從PMI分項指數來看,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加大了企業成本壓力和小型企業恢復勢頭不穩等問題值得關注。
產需兩端繼續改善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分析,進入四季度,制造業復蘇步伐有所加快,12月份制造業PMI雖略有回落,但僅比上月的年內高點低0.2個百分點,制造業總體保持穩步恢復的良好勢頭,景氣度處于年內較高水平。
財信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表示,PMI略有回落一方面是季節性因素,從歷史規律來看,12月PMI的平均值要較11月稍低。另一方面,最近,浙江、湖南等南方省份拉閘限電可能對企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從分項指數來看,12月生產指數為54.2%,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仍保持在年內次高水平,且連續10個月穩定在53%以上,表明市場供給持續穩中有升。企業國內外原材料采購量都有所增長,采購量指數為53.2%,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進口指數為50.4%,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都保持在50%以上。從業人員指數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至49.6%,連續10個月保持在49%以上,明顯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需求方面,12月份,由于國內疫情零星式病例多有發生,加上季節性回調,給消費品行業帶來一定影響,消費品行業新訂單指數較上月下降3.3個百分點,而制造業新訂單指數僅下降0.3個百分點,仍保持在53.6%的年內次高水平。
外部需求也保持上升,雖然國外疫情較為嚴峻,但在需求繼續回升和生產持續受限的影響下,對我國進口穩定增長。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1.3%,較上月小幅下降0.2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穩定在51%及以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2月月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比重較上月下降3.2個百分點至38.2%,為年內最低水平。
需關注原材料價格和小型企業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表示,原材料價格持續較快上升和小型企業恢復勢頭不穩問題值得關注。
下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持續過快上漲,購進價格指數連續6個月運行在58%以上的高位。其中12月份,購進價格指數為68%,較上月上升5.4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兩位數,創2018年以來最高水平。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業比重也較上月上升5.8個百分點至49.4%。原材料價格持續過快上升,長期來看不利于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2.7%,雖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但仍高于臨界點;中型企業PMI為52.7%,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繼續位于臨界點之上;小型企業PMI為48.8%,比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
文韜分析,年內小型企業運行波動較大,市場供需增速多次反復,恢復勢頭不穩定。二、三、四季度,小型企業PMI均值分別為50.2%、48.8%和49.4%,且年內僅有5個月的小型企業PMI高于50%。
12月份,小型企業PMI較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至48.8%,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下降2.6和2個百分點,均降至50%以下,表明小型企業增速再次放緩,供需兩端壓力加大。
隨著供需兩端協同發力,未來一段時間制造業PMI仍將保持較高景氣度。伍超明表示,未來國內經濟修復動能將由投資端向消費端切換,疊加前期財政、貨幣刺激政策加速顯效,基建、房地產投資回暖,這都將帶動制造業市場的活力。預計未來幾個月制造業PMI有望在51%上下波動。
轉自:第一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