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站上百萬億 年度答卷彰顯制度優勢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1-20





      1月18日,2020年中國經濟年報正式出爐: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1.6萬億元人民幣,歷史上首次突破100萬億;人均GDP連續第二年超過1萬美元,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全年經濟增長2.3%,預計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與此同時,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不凡的成績單鐫刻下中國經濟里程碑式的偉大飛躍。


      回顧2020年,極不平凡的一年,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經濟逆勢而上、破浪前行,在極不平凡之年取得了極不平凡的成就,交出了一份讓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2020年國民經濟穩定恢復,主要目標完成好于預期。”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1月18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揭曉了2020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


      翻看中國經濟年報:3月下旬,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4月中旬,規模以上企業開工率超過了90%。二季度GDP增長3.2%,由負轉正。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逐季回升、持續向好的數據,勾勒出疫情大考特殊之年,中國經濟逆勢而上、加快復蘇的步伐。


      中國經濟逐季回升加速度背后,躍動著經濟新動能的蓬勃力量。2020年,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7.1%、6.6%,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3、3.8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6%,快于全部投資7.7個百分點;四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6.0%、21.2%、17.3%,分別比三季度加快16.0、7.1、5.0個百分點。


      從1952年的679億元到如今超百萬億元規模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綜合國力實現歷史性跨越,堪稱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持續躍升。2016年、2017年GDP接連越過70萬億元、80萬億元大關,2018年邁上90萬億元關口,占世界經濟的比重超過16%。2020年,邁上百萬億元新的臺階,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由2019年的16.3%上升到17%左右。


      “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了100萬億元大關,這意味著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又躍上一個新的大臺階。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標志性意義。”寧吉喆表示。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寧吉喆介紹,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絕對貧困現象歷史性消除。


      2020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已經完成。重大工程項目基本完成,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過去五年,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鎮新增就業五年超過6000萬人,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障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障覆蓋近10億人。


      這些成績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嚴峻的情況下取得的,來之不易,成之惟艱。


      面對疫情沖擊,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我國實施了一攬子強有力的對沖政策,對穩定經濟基本盤形成了強大支撐。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成為疫情陰霾下全球經濟的一抹亮色,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火車頭。


      這是一份了不起的成績,也是一份高含金量的成績。“創新的第一動力持續增強”“協調內生的特點日益凸顯”“綠色發展的底色相當亮麗”“開放必由之路十分開闊”“共享根本目的更加鮮明”……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更加堅實。


      中國經濟為什么行?于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一系列新進展、新變化,彰顯黨中央堅強領導、科學決策,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億萬人民創造偉力。


      “黨的堅強領導、顯著的制度優勢是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的根本保證。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的駕馭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日臻成熟的經濟治理能力,精準有效的宏觀調控政策,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成效的制勝法寶。”寧吉喆指出。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中國經濟規模站上百萬億,這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未來5年和15年的發展藍圖。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年,‘十四五’規劃的主題就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展望2021年,寧吉喆表示,將更加精準有效實施財政、貨幣、就業、投資、消費、區域、產業等政策,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把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的區間,實現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百年風雨兼程,一世紀滄桑巨變。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由此開啟,中國共產黨將迎來建黨100周年。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站在新的歷史關口,站上新的經濟總量臺階,中國經濟仍將行穩致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號巨輪將朝著新的一年、新的五年、新的百年揚帆起航、乘風破浪,駛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未來。(記者 班娟娟 孫韶華)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對中國經濟無需太多擔心”

      “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來源于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這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最重要的因素。”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孫瑋在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道。
      2017-04-10
    • 多項指標向好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達6.8%

      根據安排,國家統計局將在4月17日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與去年同期不同的是,對中國經濟增長信心更強了。分析人士預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續延續去年四季度向好趨勢,同比增長達6 8%,年內余下三季度增速將會逐步放緩至6 5%
      2017-04-10
    • 中國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

      從近期政策動向以及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二季度至少不會出現明顯的回調跡象。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