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高新區“碳達峰”時間表劃定!嚴控這“三高”企業入駐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2-05





      科技部2月2日發布《國家高新區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國家高新區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降至0.4噸標準煤/萬元以下,其中50%的國家高新區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低于0.3噸標準煤/萬元;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削減率4%以上,部分高新區實現碳達峰。培育一批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綠色發展示范園區和一批綠色技術領先企業,支持企業創建綠色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綠色企業技術中心、綠色技術創新中心等。


      據統計,2019年國家高新區工業企業萬元增加值能耗為0.464噸標準煤,優于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標準相關指標值和全國平均水平。不過,當前,從全面提升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來看,國家高新區還存在綠色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綠色產業競爭力較弱、部分國家高新區重工業和高能耗產業比重偏大等問題。


      對此,方案提出,推動國家高新區節能減排,優化綠色生態環境;引導國家高新區加強綠色技術供給,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國家高新區發展綠色產業,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等三大重點任務。


      其中,在加強綠色技術研發攻關方面,要求圍繞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重點領域實施一批綠色技術重點研發項目,培育一批綠色技術創新龍頭企業和綠色技術創新企業,支持企業創建綠色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綠色企業技術中心、綠色技術創新中心等。在實施綠色制造試點示范方面,鼓勵國家高新區開展綠色產品、綠色工藝、綠色建筑等改造。


      此外,方案明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著力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嚴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入駐。為此,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長期來看,方案的出臺對高新區企業長期利好,短期也影響不大。因為能入園的企業大都是高新技術企業,本身對防污減排等有較高的門檻。


      綠色發展作為新發展理念之一,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此,最近各相關部門正在加快完善、出臺相關政策。受此影響,近日A股市場相關板塊表現活躍,新能源汽車、光伏、風能、可降解塑料等成為資本市場投資者關注的優質賽道。


      對此,華西證券報告稱,“我們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長期持續看好,同時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碳達峰、碳中和’列為重點工作,也將進一步推動低碳化、電動智能化汽車技術的融合發展。”太平洋證券也認為,環保產業是戰略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是我國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重要舉措,預計十四五相關規劃將陸續出臺,政策環境持續向好;而行業競爭格局、投融資環境也呈持續向好態勢,持續看好環保行業的業績反轉+估值修復。建議關注景氣度高的大固廢、國六、清潔能源、水環境治理等板塊。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經濟形勢年中看: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勢頭好

      經濟形勢年中看: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勢頭好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國家高新區經濟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提質增效,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勢頭,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促進了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2018-07-08
    • 國家高新區企業復工復產防疫戰盡顯“科技范”

      國家高新區企業復工復產防疫戰盡顯“科技范”

      人臉識別體溫檢測機、5G機器人、大數據、云辦公系統……在國家高新區有序推進園區企業復工復產中,各種高科技助陣疫情防控,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盡顯“科技范”。
      2020-03-19
    • 后疫情時代 國家高新區加速搶灘新經濟

      后疫情時代 國家高新區加速搶灘新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字基礎設施、在線教育、互聯網問診等新產業、新業態表現搶眼,在線購物、網上娛樂等“非接觸式”經濟日漸走紅。隨著復工復產的腳步不斷加快,國家高新區也以“新經濟”為突破口,助力新經濟企業拓展應用場...
      2020-04-22
    • 國務院常務會釋放國家高新區擴大開放信號:更好融入國際產業鏈、供應鏈

      國務院常務會釋放國家高新區擴大開放信號:更好融入國際產業鏈、供應鏈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指出,國家高新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對示范引領更大力度改革開放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促進“雙創”和大學畢業生就業。
      2020-07-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