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部門正在研究延遲退休具體改革方案 個人養老金制度即將推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3-01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昨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專題發布會上表示,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延遲退休具體改革方案。


      正研究具體改革方案


      針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延遲退休年齡問題,游鈞表示,目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會同相關部門在研究具體的改革方案,方案既要借鑒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和經驗,更要充分考慮我國的現實國情、文化傳統及歷史沿革等情況,因為只有立足國情的方案,才會是最佳的方案。由于延遲退休年齡涉及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方案的研究制定過程中,將會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充分吸收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凝聚社會共識,要取得最大公約數,確保方案科學可行、平穩實施。


      游鈞談到,實施漸進式的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一個重大決策,有利于我國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也有利于增強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性,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


      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規定男職工60周歲,女干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這個規定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根據當時的人均預期壽命、勞動條件、用工方式等因素確定的,應該說符合當時的情況。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退休年齡總體偏低的問題顯得十分突出。


      從國際上看,延遲退休年齡是世界各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普遍做法。近幾十年來,多數國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退休年齡,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退休年齡普遍在65歲以上。


      將推出個人養老金制度


      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我國當前養老保險體系三個層次中,作為第一個層次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健全,職工養老保險加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個平臺,目前已覆蓋近10億人。作為第二個層次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制度初步建立,并且在逐步完善,目前已覆蓋5800多萬人。


      據介紹,近年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框架下系統謀劃、整體設計第三層次制度模式。經過充分研究論證,借鑒國際上的經驗,總結國內一些試點經驗,目前已形成初步思路。


      “總的考慮是,建立以賬戶制為基礎、個人自愿參加、國家財政從稅收上給予支持,資金形成市場化投資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在緊鑼密鼓地推出。”游鈞透露。


      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5.02萬億元,總支出5.75萬億元,累計結余6.13萬億元。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全面實現。基金中央調劑力度持續加大,跨省調劑基金1768億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工作全面啟動,合同規模達到1.24萬億元。(李苑)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