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實力大幅躍升 支撐力量全面增強——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決定性成就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2-28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十三五”時期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了怎樣的成就?未來如何發揮科技自立自強對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支撐作用?26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及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權威解讀。


      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決定性成就


      王志剛說,“十三五”以來,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決定性成就,形成了科技對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國家安全等各方面有力支撐的局面。


      “嫦娥五號”“奮斗者”號等一批國之重器接連涌現;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干細胞等領域取得一系列原創成果;高速鐵路、關鍵元器件和基礎軟件研發取得積極進展……“十三五”時期,我國系統推進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創新能力實現“新躍升”。


      數據顯示,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5年的1.42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預計2.4萬億元左右,研發投入強度2020年預計會達到2.4%左右,其中基礎研究經費比2015年增長近一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排名從2015年的第29位躍居到2020年的第14位。


      “基礎研究的水平決定了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底蘊和后勁,強大的基礎研究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前提和根基。”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司長葉玉江說,我們將進一步采取措施,增加基礎研究投入,引導更多的科學家開展目標導向的應用基礎研究,突破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難題。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們將堅持‘四個面向’,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充分發揮科技自立自強對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根本支撐作用。”王志剛說。


      科技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組網,科技為5G規模化應用提供保障,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加快應用,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0萬家……“十三五”時期,我國全方位推動科技成果進入經濟社會主戰場,形成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高新技術企業在去年疫情比較嚴重時,首先恢復生產、恢復正增長,表現亮眼。”王志剛說,高新技術企業在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幾年,國家高新區在各地的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說,2020年,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不利環境下,全國169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了營業收入41.8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了8.4%。


      許倞說,“十四五”期間,我們將以推動國家自創區和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為重要抓手,培育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創新型企業。同時還將加強對農業科技園和農高區發展的支持,開展縣域科技創新提升行動,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應用。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民生生態改善、國家安全保障等對科技的需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要而迫切。”王志剛說,我們還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斷努力,進一步提高科技對經濟、產業、社會、安全等全方位的支撐引領能力。


      科技體制改革打造創新創業“新生態”


      推進“揭榜掛帥”首批試點;設立科創板,打通科技、產業、金融連接通道;實施科研人員減負行動,“破四唯”在重點領域全面展開……“十三五”時期,我國深化重點領域科技體制改革,形成創新創業“新生態”。


      “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王志剛說,將持續深化改革,堅持改革為了科研人員,堅持改革依靠科研人員。進一步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在“破”的基礎上加快構建符合科研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揭榜掛帥’改革是‘十四五’科技計劃項目改革的重中之重,核心就是要緊緊圍繞我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現實緊迫需求,來設計我們的研發任務。”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司長解鑫說,在執行過程中,通過“軍令狀”等改革舉措來壓實責任,最后要最終用戶來考核我們的成果。


      “青年人已經是我們科技計劃實施的主力軍,‘十四五’期間,要給他們搭更高、更大的平臺,讓優秀青年科研人員挑大梁,牽頭組織國家項目,在實施項目過程中大膽創新,同時也為我們國家科技發展培養一批未來能夠領軍掛帥的青年后備軍。”解鑫說。(記者張泉、胡喆)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雄安新區,創新創業的一方熱土

      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新區,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2017-04-11
    • “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發布

        記者5月2日從科技部獲悉,為明確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保障,推動先進制造技術領域創新能力提升,科技部組織制定了《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2017-05-03
    • 制造業借力“三鏈融合”推動科技創新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制造業競爭日益激烈,對先進制造技術的升級更加迫切,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2017-05-06
    • 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實施7項措施激勵改革創新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5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在國務院對落實重大政策成效明顯地方實施的24條激勵措施中,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組織實施7項。
      2017-05-0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