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 中國經濟開局良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4-19





    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同比增長18.3%——


    中國經濟開局良好


      4月16日,國新辦舉行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同比增長18.3%,比2020年四季度環比增長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0.3%。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在會上表示,一季度,中國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生產需求擴大,市場活力提升,就業物價穩定,民生保障有力,國民經濟開局良好。


      中國經濟穩定恢復


      分產業看,一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11332億元,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92623億元,同比增長24.4%,兩年平均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145355億元,同比增長15.6%,兩年平均增長4.7%。


      劉愛華指出,一方面,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8.3%,受到上年較低基數、員工就地過年工作日有所增加等不可比因素影響;另一方面,一季度環比增長0.6%,兩年平均增長5.0%,表明中國經濟穩定恢復。


      農業生產總體平穩,生豬產能顯著恢復。一季度,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兩年平均增長3.4%。一季度末,生豬存欄41595萬頭,同比增長29.5%。


      工業生產穩步回升,制造業增勢良好。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5%,環比增長2.01%。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1.9%,連續13個月高于臨界點。


      市場銷售逐步改善,網上零售快速增長。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221億元,同比增長33.9%,環比增長1.86%,兩年平均增長4.2%。


      固定資產投資穩步恢復,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增長較快。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95994億元,同比增長25.6%,環比增長2.06%,兩年平均增長2.9%。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今年以來,中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一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5.4%,比去年同期下降0.4個百分點。3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5.3%,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從調查失業率數據判斷,目前就業形勢是比較穩定的。”劉愛華說。


      劉愛華指出,但也要看到,今年全年的就業總量壓力仍比較大,在經濟恢復過程中,就業結構性矛盾也有所顯現。


      從總量看,一季度,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數量1.7億多人,比2019年同期減少了246萬人。因為部分服務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較多困難,仍然處于恢復元氣過程中,所以對就業需求有所影響,間接帶來農民工外出就業數量沒有回到疫情前水平。


      從結構看,沿海工業和外貿大省的很多企業普遍反映存在招工難問題。在一些調研中,很多企業反映一線普工難招、高技能人才難招、技術工人難招。


      劉愛華指出,下一階段要繼續強化就業優先的政策,加大對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通過保障就業服務,拓展市場化、社會化的就業渠道,逐步解決就業領域面臨的問題。“隨著經濟總體恢復,就業需求增加、就業市場全年保持總體穩定態勢是有條件的。”劉愛華說。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劉愛華表示,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21年全年經濟增速進行修訂,把中國全年經濟增速提高到8.4%,預測結果調整顯示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全年經濟發展的信心。


      從三個方面看,中國全年經濟有望保持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


      第一,內生動力持續增強。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4.2%,比1-2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消費在居民收入增加、消費環境改善、政策效應釋放的推動下穩步回暖,投資結構不斷優化。


      第二,供給質量持續提升。產業結構轉型持續推進,高技術產業生產和投資高于平均增速,產能利用率不斷提高,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達77.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9.9個百分點。服務業穩步恢復,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8.3%,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9%,繼續發揮著增長主動力作用。


      第三,市場活力持續釋放。今年以來,宏觀政策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保持必要的支持力度。優化和落實減稅政策,幫助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市場主體快速增長,企業預期穩中向好。3月份,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預期指數、非制造業企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都在60%上下,保持較高水平。


      “總的來看,一季度國民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劉愛華指出,下一步,要持續鞏固“穩”的基礎、積蓄“進”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汪文正)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