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減稅降費的大幕即將拉開。按照高層的表態,今年要力爭減稅降費規模達到萬億。據悉,除了即將于4月落地的部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性收費的清理規范,降低要素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用工成本中的五險一金、用能成本物流成本、網費等)的有關政策舉措也會陸續出臺,企業有望迎來新一輪減負“大禮包”。
上證報24日消息,繼上周發文要求取消、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之后,財政部23日再次發布《關于清理規范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或停征41項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將商標注冊收費標準降低50%。
其中,在取消或停征的35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中,取消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包括核安全技術審評費、機動車抵押登記費、房屋轉讓手續費等12項;停征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包括船舶登記費、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出入境檢驗檢疫費等23項。
據了解,一直以來,涉企收費頗受爭議。有專家認為,名目繁多層出不窮的收費問題,不僅增加企業的稅費負擔,而且削弱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進一步減稅降費,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其中降費方面就包括全面清理規范政府性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等基金,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35項等措施。
兩會閉幕后不到一周,財政部就發布了《關于取消、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關政策的通知》,要求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和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政策從4月1日起開始執行。據財稅專家估算,這兩項基金取消后,降費減負的力度應該超過400億元。
緊接著,財政部23日又出臺了清理行政性收費新規。
轉自:中國證券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