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外匯儲備占比再創新高——走出國門的人民幣越來越好使了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7-21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幣國際地位也在逐步上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布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外匯儲備總額由去年四季度的2694.9億美元升至2874.6億美元,連續9個季度增長。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占比升至2.45%,創下了2016年第四季度IMF報告該數據以來的新高。


      專家表示,當前全球經濟格局加速變遷,各國對人民幣互換的需求進一步上升,互換目的更趨多元化,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


      內外因素推動地位提升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全球外匯儲備合計12.57萬億美元,其中美元占比59.54%,歐元占比20.57%,日元占比5.89%,英鎊占比4.7%,人民幣為全球第五大外匯儲備貨幣。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這是內外因共同促成的。內因方面,主要是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經營環境不斷改善,對外資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尤其是國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擴大,QFII、RQFII解除投資額度限制和債券通等開放措施相繼落地,我國股票和債券納入國際股票和債券指數并逐漸增加權重,增加了海外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需求。


      “外因方面,關鍵儲備貨幣發行國濫用經濟金融制裁,加速了國際貨幣體系的多極化發展趨勢。而且,美聯儲實施零利率和無限量化寬松,部分扭曲了金融資產價格。今年一季度,盡管10年期美債收益率走高,但中美國債收益率差值均值仍有154個基點,高于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吸引外資增配人民幣債券。同期,境外投資者凈增持人民幣債券633億美元,環比增長11%。”管濤說。


      光大銀行分析師周茂華認為,人民幣在全球外儲占比穩步走高,還與以下因素有關:首先是人民幣匯率走勢平穩。在美元、歐元等主要國際貨幣中,人民幣匯率波動最小,這意味著以人民幣進行交易結算風險低。其次是全球美元儲備需求趨勢下行。隨著全球經濟多極化發展,美國經濟占全球比重開始下降,美聯儲等央行長期實施非常規政策,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升溫,以及美元被某種程度政治化等,使各國外匯儲備多元化成為趨勢。


      國際化走向更高層次


      2016年10月,人民幣被IMF認定為可自由使用的貨幣,并納入構成特別提款權的貨幣籃子,單獨計入COFER數據庫。自此IMF成員國可將其以人民幣計價的對外資產記為官方儲備。


      自2016年以來,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提升了1倍以上。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比如在跨境結算、跨境貿易支付、跨境信貸以及跨境證券交易中的使用量在增加,這意味著各國外匯儲備機構對人民幣的認可度不斷提升,投資人民幣資產的意愿不斷增強。


      “全球人民幣儲備份額提升,意味著人民幣更高層次的國際化,即作為國際貨幣的儲備貨幣功能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人民幣國際化的市場接受和認可度進一步提高。”管濤認為,統籌發展和安全是對外開放的底線。從國際經驗教訓看,不成熟的金融開放往往以金融危機收場。所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這體現了中央對國內外形勢清醒冷靜的判斷。


      “經濟強、貨幣強。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關鍵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才能不斷增強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信任感和認可度。”管濤說。


      無需擔心匯率大起大落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有望繼續保持基本穩定,人民幣資產的安全性與避險屬性將進一步強化,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從趨勢看,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向好且深度融入全球經濟,人民幣國際化步伐逐步加快。同時,人民幣是全球最穩定貨幣之一以及各國多元化外匯儲備戰略,都將推動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的比重上升。目前,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與經濟體量并不匹配,仍有很大上升空間。”周茂華表示。


      管濤則認為,三點優勢有助于人民幣外匯儲備占比繼續提升。一是相較于發達國家的零利率負利率和量化寬松,我國貨幣政策仍處于正常狀態。在全球安全資產荒的情況下,正收益率的人民幣國債具有較高的全球配置價值。二是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格局沒有變,經濟和金融體系均在疫情中展現了較強的韌性,有助于進一步增強人民幣金融資產的吸引力。三是在全球化受阻情況下,我國堅定地擁抱全球化,進一步推進制度型對外開放,有助于增強外國投資者的信心。


      市場人士認為,相比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因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遭遇貨幣匯率劇烈波動,人民幣匯率受沖擊力度相對較小,因此投資者無需擔心人民幣匯率大起大落。(記者 姚進)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匯率企穩 國際化穩步推進 人民幣“氣質”明顯向好

      匯率企穩 國際化穩步推進 人民幣“氣質”明顯向好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在雙向波動中保持了基本穩定,貶值預期逐漸“退潮”,同時其國際化進程也在穩步推進且成績突出,人民幣整體“氣質”越來越好。未來,盡管人民幣還會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但其基本穩定的大趨勢、大方向不會...
      2017-05-10
    • 人民幣國際化再獲認可 進入平穩發展期

      人民幣國際化再獲認可 進入平穩發展期

       日前,歐洲央行發布消息稱,今年上半年已經完成相當于5億歐元的人民幣外匯儲備投資。這是歐洲央行首次主動配置人民幣外匯儲備資產。
      2017-06-18
    • 前7個月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下半年匯率彈性

      前7個月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下半年匯率彈性

      今年前7個月,人民幣匯率整體保持基本穩定。中國人民銀行日前表示,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2017-08-01
    • “8·11”匯改兩周年 人民幣市場化程度大幅提高

      “8·11”匯改兩周年 人民幣市場化程度大幅提高

      2015年8月11日,中國央行宣布啟動新一輪匯改,調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做市商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央行此舉被市場稱為“8·11”匯改。兩年時間,人民幣市場化程度...
      2017-08-1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