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步開啟新征程——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8-06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生產需求繼續回升,質量效益穩步提高。國際專家和友好人士認為,中國的發展更加開放、創新、可持續,將為各方提供更多合作共贏機遇。


      “以可持續方式平衡經濟增長與能源利用”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日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首日收盤累計成交量410萬噸,成交額超過2億元人民幣。


      比利時財經雜志《走進比利時》總編輯弗朗索瓦·曼森說,中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是中國在綠色發展道路上邁出的又一堅實步伐,充分體現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責任擔當。最近幾年,她到中國貴州、四川、浙江等地采訪,深刻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很多農村地區通過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改善了生活環境,而且實現了脫貧致富。“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能在短時間里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著實不易。這不僅需要決心,更需要智慧。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所積累的成功經驗值得很多國家學習。”


      美國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學教授韓慕肯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綠色發展不僅意味著減少化石燃料消耗,還意味著以可持續方式平衡經濟增長與能源利用。”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武漢代表處首席代表佐伯岳彥表示,看到中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他感到由衷高興。“日本企業可以在其中發揮作用。我們希望通過舉辦環保洽談會等方式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舉世矚目成就”


      今年1月,由中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制造的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正式啟用,設計時速620千米,標志著中國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日本《日經亞洲評論》認為,磁懸浮列車的推出彰顯了中國的技術實力。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2021年上半年,中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6%、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3.2%、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3.5%,研發人員總量連續8年穩居世界首位……


      俄羅斯中國分析中心主任謝爾蓋·薩納科耶夫認為,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加大科技領域投入,大力培養科技人才,自主創新取得長足進步和巨大成就。“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作出部署,中國政府陸續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科技創新,中國企業和人才的創新活力將競相迸發。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表示,在創造經濟發展的所有要素中,人才至關重要。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出臺《“技能中國行動”實施方案》,將有助于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助力中國科技強國建設。


      曼森關注到,近期中國空間站階段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在歐洲引起很大反響。“歐洲媒體普遍認為,中國之所以能在太空走得越來越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注重創新。得益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舉世矚目成就。”


      “為全球經濟復蘇和發展帶來新動力”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持續深化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拓展制度型開放,依托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引力場。”“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6078.4億元,同比增長28.7%。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8.0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1%。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發布,《關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指導意見》審議通過,《“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出爐,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落地,數字人民幣試點擴容,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向著構建新發展格局發力,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積極姿態、不斷釋放的市場潛力,吸引全球目光。


      希臘學者、國際關系和中國問題專家佩拉·卡爾帕索塔基表示,中國持續擴大開放、深入開展對外合作從未停步,為在中國和全球開展業務的海內外企業帶來機遇。“未來,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將和外部市場更為緊密結合,為經濟增長提供更穩定動力。這是提高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選擇,也將為全球經濟復蘇和發展帶來新動力。”


      曼森認為,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在這種形勢下更需要開放合作。只有開放合作才能引領全球經濟重回增長軌道。中國不僅繼續向世界各國敞開其巨大的消費市場,還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允許外商在更多領域投資經營。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僅有利于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也有助于世界經濟盡快從疫情影響中復蘇。


      韓慕肯表示,中國不斷提升對外經濟合作水平,深化共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中國的努力,將推動經濟進一步發展,也有助于共建開放共享的世界經濟。(記者曲頌、劉軍國、岳林煒、任彥、李志偉、張光政、韓碩)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對中國經濟無需太多擔心”

      “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來源于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這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最重要的因素。”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孫瑋在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道。
      2017-04-10
    • 多項指標向好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達6.8%

      根據安排,國家統計局將在4月17日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與去年同期不同的是,對中國經濟增長信心更強了。分析人士預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續延續去年四季度向好趨勢,同比增長達6 8%,年內余下三季度增速將會逐步放緩至6 5%
      2017-04-10
    • 中國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

      從近期政策動向以及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二季度至少不會出現明顯的回調跡象。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