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省推進科技強省建設 科技創新將成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9-01





      最近,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程時杰及其團隊收到3000萬元資金,用于對其建立的先進電工材料與儲能技術研究中心(下稱“儲能中心”)進行改造升級,以謀求在新能源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這是湖北省近日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科技強省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1+4”系列文件的具體落地項目之一。據悉,《意見》從人才發展激勵、科技成果轉化、財稅金融支持、土地資源配置等4個緯度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努力塑造湖北在全國科技創新版圖中的領先地位。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近段時間,包括湖北、安徽、四川、重慶、山東、黑龍江在內的多個省市都提出,要抓住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使之成為地方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為科研創新撒播“及時雨”


      程時杰院士團隊研究跨學科新能源領域已有20多年,曾率先提出在電力系統應用儲能技術,解決棄風、棄光問題。不過,這一前沿科研領域,主要科研場所卻在一棟建于1956年的三層教學樓內,場地和設備都已不適應發展需要。


      為了更快推動創新平臺建設,武漢市、東湖高新區與華中科技大學三方各出資1000萬元,共同支持程時杰團隊改造儲能中心實驗室,實現裝備升級。預計到明年年中,現在灰撲撲的三層舊樓,將完成一次科研領域的“騰籠換鳥”,變身國內一流的創新平臺。


      “及時雨”不僅僅是撒播到創新平臺建設,前述《意見》將圍繞源頭供給、渠道暢通、轉化服務、產品應用、成果評價等5個關鍵環節,優化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鏈。


      湖北省科技廳廳長王煒介紹,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148.38億元,同比增長60.7%。下一步,湖北將加快建設中國工程院院士成果展示及轉化中心,充分發揮中科院育成中心作用,推動“兩院”院士成果和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成果在鄂轉化。


      據了解,湖北將持續推進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高水平實驗室、國家重大創新平臺及10個左右重大基礎設施建設,5年引進培養50名戰略科學家、500名創業領軍人才,鼓勵引導科技人才向產業一線集聚,對重點科技創新項目的用地指標做到“應保盡保”,多維度提升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努力塑造湖北在全國科技創新版圖中的領先地位。


      用好人才是科技強省關鍵


      事實上,高起點謀定科技強省目標的不只是湖北一省,“十四五”以來,安徽、四川、重慶、山東、黑龍江等多個省市都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近年來,安徽先后出臺了20余項科技創新法律法規和重要政策,逐步構建起具有安徽特色的科技創新制度體系。蕪湖的機器人、蚌埠的超薄玻璃、淮北的陶鋁新材料、銅陵的高端銅合金、馬鞍山的高鐵車輪、淮南的煤炭安全環保技術、池州的發動機尾氣處理技術……安徽各地都著力創新驅動,過去的農業重鎮正在變成科創新城,高新技術產業在經濟中占比越來越高。


      按照規劃目標,到2025年,安徽要基本形成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3萬家,國家級創新平臺超過250家,初步建成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2020年,四川省投入R&D經費總量首次突破1000億元,總量居全國第七、西部第一。該省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核技術等領跑全國,重型燃機、高端無人機等領域均躋身世界前列,涌現了翼龍-Ⅱ無人機、殲20、華龍一號、“北斗”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等重大成果。


      按照規劃,四川將建設天府實驗室作為建成科技強省的戰略科技力量支撐,將從空天科技、生命科學、先進核能、電子信息等多個方向推動天府實驗室建設。到2025年,四川要“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到2035年“科技強省基本建成”。在此過程中,四川將同重慶一道,以“一城多園”的方式建設西部科學城。


      多位專家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科技創新已然成為各地謀在長遠、干在當下、贏在未來的戰略之舉。


      需要注意的是,創新驅動的實質是人才驅動,建設科技強省的關鍵在于吸引更多創新人才、集聚更多創新要素。


      專家建議,各地應進一步放權松綁,激活用好各類人才,一方面讓科研人員“名利雙收”不是一句口號,另一方面要大力培養青年科技人才,著力補齊創新創業人才結構失衡短板,整體推進不同層級、不同梯次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轉自:第一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發布

        記者5月2日從科技部獲悉,為明確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保障,推動先進制造技術領域創新能力提升,科技部組織制定了《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2017-05-03
    • 制造業借力“三鏈融合”推動科技創新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制造業競爭日益激烈,對先進制造技術的升級更加迫切,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2017-05-06
    • 我國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科技創新總體格局

      科技部30日在京發布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16-2017》和《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16-2017》顯示,我國已經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科技創新總體格局
      2017-08-31
    • “黃金五年”書寫大國創新奇跡

      “黃金五年”書寫大國創新奇跡

      中國橋、中國路、中國港、中國車、中國樓……一個個奇跡般的工程,編織起人民走向美好的希望版圖,托舉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17-10-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