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業高質量發展加速落實 各地具體行動方案密集出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9-02





      全國推進種業振興電視電話會議日前召開,強調圍繞保障優良品種的自主可控,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突破性優良品種,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攻關。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前提,種業高質量發展成為“三農”的焦點。近期,發改委、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等部門連續出臺措施,推動種業高質量發展加速落地。各地也在加快出臺各種規劃方案,聚焦全面優化種業市場環境、加快現代化育種體系等方面,加快補齊種質資源保存能力不足、核心種質資源匱乏、重大品種創新滯后等短板。


      種業高質量發展加速落實


      全國推進種業振興電視電話會議強調,種子是農業生產的源頭,近年來我國種業發展有了很大進步,但發展基礎仍不牢固,推進種業振興、保障種源自主可控十分重要和緊迫。


      對此,中央和地方連續出臺政策,不斷加大推進種業高質量發展的力度。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近日聯合印發了“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規劃,對“十四五”期間我國種業基礎設施建設布局的總體思路、框架體系、重點項目等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


      根據規劃,到2025年,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將進一步完善,收集保存、鑒定評價、分發共享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時,打造一批育種創新平臺,建成一批現代化種養業良種生產基地,選育推廣一批種養業新品種,形成保、育、測、繁分工合作、緊密銜接的現代種業發展格局,全面提升種業現代化水平。


      不僅中央層面,各地近期也陸續出臺政策,加大種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海南省印發了“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強調“十四五”期間將高標準建設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以及作物、畜禽、水產三類現代種業園區等,為打好種業翻身仗做好服務保障。


      北京提出打造“種業之都”“農業中關村”,將連續實施現代種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到2025年,農業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北京還與河北簽署合作協議,以種業科技產業為核心推動鄉村振興,圍繞農作物和蔬菜開展重要品種選育和種源“卡脖子”技術聯合攻關。


      除此之外,包括天津、安徽、甘肅、寧夏等地也都紛紛出臺種業發展的規劃和政策,包括重點推進水果、牧草等種子資源研發和攻關,加大種質資源收集和保護力度,推進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等。


      構建種業發展良好環境


      種業處于農業整個產業鏈的源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標志性、先導性工程,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而要打好“種業翻身仗”,良好的發展環境是首要條件。


      近日,種子法修正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擬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從源頭上解決種子同質化嚴重的問題。當前,國內主要糧食作物品種中修飾性品種比較多,一些品種繁育停留在對主要推廣品種和核心親本的修飾改良上,導致品種遺傳基礎窄,審定品種多,但突破性品種少,難以適應加強植物新品種知識產權保護、激勵育種原始創新、保障糧食安全的新形勢。


      為激勵育種原始創新,從源頭上解決種子同質化嚴重的問題,種子法修正草案擬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明確實質性派生品種可以申請植物新品種權,并可以獲得授權。


      在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方面,農業農村部等部門也不斷加大力度,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探索建立知識產權侵權主體“黑名單”制度,標本兼治打擊侵權違法行為,為種業振興營造良好環境。


      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日前表示,種業是典型的高技術產業,其生命力就在于原始創新,必須有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保駕護航。打好種業翻身仗,要持續推進資源保護、品種攻關、企業培育、基地建設等全鏈條知識產權保護,為推動種業振興提供基礎支撐。


      據了解,目前我國主要農作物主導品種中70%以上是保護品種,良種對我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超過45%。沒有嚴格的品種保護,就沒有良種創新的好成果和連年豐收的好局面。


      農業農村部與最高人民法院簽署了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備忘錄,從行政執法、司法保護、行業自律等環節完善保護體系,構建全鏈條保護格局,嚴厲打擊侵害種業知識產權行為,鼓勵支持原始創新。最高人民法院也加大種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抓緊出臺相關司法解釋,明確司法裁判規則,依法懲治各類種業侵權行為,推動解決舉證難、侵權賠償額低等問題。


      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開展了為期三年的全國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加大品種權保護力度,提高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開展非主要農作物登記品種清理,支持原始創新,嚴打種業領域知識產權侵權行為。


      持久發力補短板強弱項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照新表示,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增強我國種業發展的競爭力,既需要通過增加投入,開展重大技術的聯合攻關,縮小與發達國家的種業技術差距,更需要完善科研保障,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為種業長期持續發展奠定制度基礎。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毛世平表示,打贏種業“翻身仗”,應構建現代育種科技創新體系,強化種質資源的深入挖掘,加強創新平臺支撐作用和研發投入力度,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育種體系,并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目前,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總體方案已確定,計劃用3年時間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現對全國2323個農業縣(市、區)的全覆蓋。第二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也已經啟動,力爭用15年左右的時間,提升我國畜禽遺傳資源研發能力。


      據了解,未來將著力夯實種質資源基礎,全面摸清種質資源家底,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突破性優良品種,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攻關。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培育壯大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種業企業,加快建立以種業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商業化育種體系,并切實提高種業基地建設水平,增強良種穩定供應能力。同時,全面優化種業市場環境,完善種業市場法律制度,加大市場監管處罰力度。(記者 李志勇)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育好中國種 種好中國糧

      育好中國種 種好中國糧

      近年來,我國種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在自主育種能力不斷增強、種子質量持續提升的情況下,國內種企迅速成長,行業集中度穩步提升,形成了布局合理、大中小各具特色、上下游相互補充的種業格局。
      2018-04-02
    • 讓種業裝上更多“中國芯”

      讓種業裝上更多“中國芯”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打好種業翻身仗。如何讓種業裝上更多“中國芯”?田間會有啥變化?農民有啥愿望?科技人員有什么期盼?新華社記者走進一線調研。
      2021-02-27
    • 央地聚焦兩方面政策打好“種業翻身仗”

      央地聚焦兩方面政策打好“種業翻身仗”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打好種業翻身仗”,再次明確了種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同時也是全面實現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2021-06-09
    • 保護、創新、扶優 種業振興開局穩

      保護、創新、扶優 種業振興開局穩

      今年以來,我國種業在資源保護利用上下功夫,加快打牢發展基礎;在創新攻關上下功夫,加快補齊種業短板;在
      2021-12-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