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投資如何發力穩增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0-04





      進入四季度,高基數和經濟增長動能趨弱疊加限電等因素影響,穩增長壓力明顯加大。穩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有望擔當重任。


      “十四五”規劃中102項重大工程有序啟動,專項債加快發行的背景下基建投資加快推進,以5G、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數字新基建全面提速。此外,制造業保持穩定增長還有較好支撐,對夯實實體經濟根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具有重要作用。


      聚焦重點領域重大工程項目


      今年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8.9%;以2019年1~8月份為基期,兩年平均增速為4.0%;8月份環比增長0.16%。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呂文斌近日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受到基數效應影響,投資增速“前高后低”,總體保持恢復增長的態勢。同時,汛情、疫情等因素對投資增長造成了一定影響。但總的來看,投資仍然具備保持穩定增長的條件。


      呂文斌表示,將下大力氣做好補短板穩投資各項工作,聚焦重點領域,發揮好“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的牽引帶動作用。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第一財經表示,專項債發行、“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將加快推進,基建投資將在項目、資金上得到支持,年內投資增速有望加速回升。


      重大項目是穩定投資的重要抓手。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中的重大工程項目正在陸續啟動建設。近期,山東、北京、天津、廣東、湖北等地一大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建設。


      發改委基礎司副司長鄭劍表示,一是要確保已開工的戰略性項目有序推進,比如抓緊推動川藏鐵路在今年年底前實現全線開工,加快一批重點項目盡早開工;二是按照“建設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加強重大項目的儲備,進一步優選、精選具備較好經濟和社會效益的交通項目,實現滾動實施、梯次推進。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家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表示,今年財政收入增收比預期好,支出大體保持年初預算進度,為加大政策力度爭取了空間。可以適當加快財政支出進度,特別是可以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發行和使用進度。在發行加快的基礎上,關鍵還要使用、形成工作量。明年政府專項債券的新增額度可以爭取提前下達一部分,保證明年一二季度形成實物工作量。


      值得一提的是,以5G、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數字新基建全面提速。9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國常會特別提到,鼓勵多元投入、推進開放合作。支持民營和境外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投資運營。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傳統基建對于經濟增長的邊際效應有所減弱的背景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在穩投資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當前我國正在培育和發展經濟新動能,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產業不僅是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穩定制造業投資


      在整體投資增速回落的情況下,制造業投資成為一大亮點。今年1~8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5.7%,高于全部投資增速6.8個百分點。


      其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8.9%,比全部投資增速快10.0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5.8%,兩年平均增速為17.0%,比1—7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


      穩定制造業投資,對夯實實體經濟根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具有重要作用。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制造業投資總體上兩年平均增長速度保持回升的態勢,這與總體經濟的恢復有緊密關系。從制造業生產狀況來看,無論是一季度、二季度,制造業產能利用率都達到近年來比較高的水平,說明市場需求在逐步擴大。同時,國內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對于制造業降低企業成本也是逐步顯效。


      “從下階段來看,制造業保持穩定增長還有較好的支撐。”付凌暉說,中國經濟長期向好態勢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國內促進經濟穩定發展的政策會持續顯效,這些都有利于制造業信心的提升。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表示,受益于設備更新需求釋放和需求擴張共振,下半年制造業投資有望延續上半年的修復態勢,實現較快增長。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支持舉措不斷加大,將對以高技術制造業為代表的制造業投資帶來支撐和引領,發揮其對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關鍵作用。


      王軍建議,下一步要激發和保護好民間資本投資制造業的熱情,更好地發揮資本的帶動作用。在政策保障方面,應通過改革與創新的辦法,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制造業的資金投入,重點降低企業稅費負擔、融資、人工、土地、用能等成本,提高制造業的投資回報率。


      今年以來我國在繼續實施制度性減稅政策的同時,還出臺了一些結構性減稅政策,如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并且允許企業按半年享受加計扣除政策等,這些有助于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也有助于鼓勵制造業企業加大投資力度。


      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副司長霍福鵬日前表示,圍繞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將積極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資力度,保持制造業投資良好增長態勢。鼓勵企業聚焦制造業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軟件加大投資布局,補齊產業發展基礎短板。鼓勵企業瞄準未來產業變革方向,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加快重大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步伐。


      轉自:第一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二季度GDP預計增長6.8% 穩增長政策空間和潛力加大

      “NAES宏觀經濟形勢季度分析會(2017年二季度)”27日在京舉行。分析會上發布的財經院課題組報告預計,2017年二季度GDP增長6 8%,CPI上漲1 4%。
      2017-06-28
    • 中國經濟初步形成平穩增長態勢

      中國經濟初步形成平穩增長態勢

      5月份,中國工業增長率保持在6 5%,與上月持平,4月份出現的增速回落開始轉穩;自2016年3月份以來,工業增長率已連續14個月穩定在6%以上。
      2017-07-04
    • 10月經濟數據回落 專家稱四季度延續平穩增長

      10月經濟數據回落 專家稱四季度延續平穩增長

      國家統計局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不及市場預期,同時較9月份有所回落。
      2017-11-15
    • 消費“穩增長”迎來多重利好

      消費“穩增長”迎來多重利好

      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成為主要拉動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 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 2個百分點。多數專家和研究機構表示,下半年,一系列有利因素將進一步助推消費穩定增長。
      2018-08-0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