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業邁上新臺階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0-06





      一鍵協同,智慧供應鏈可實現物料自動調配;企業上云,智能調度系統幫助優化排產;數字工廠,自動化生產線助力提質增效……縱觀近期中國制造的變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其中亮點。


      工信部數據顯示,智能制造裝備國內市場滿足率已超過50%。信息技術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制造業邁上新臺階。


      上云,數字門檻大幅降低


      之前還要拿著強光手電筒肉眼檢測化纖絲,現在只需坐在流水線旁,看著智能質檢設備將異常的產品送來復檢。“一朵云”,改變了從事化纖制造的工段長王禮娜的工作模式。


      借助百度智能云將光學成像與算法結合,恒逸石化實現產品智能質檢和自動篩查。從一群人到一臺設備,依靠數字技術,工廠效率大幅提升。


      通過5G、云、AI的協同創新,越來越多的工廠實現“云”上生產。“云”調度將各環節智慧銜接,供需“云”對接減少庫存壓力……上云,大幅降低制造企業數字化門檻,加快了企業智能化進程。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制造業重點領域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53.7%和73.7%。


      通過“云”加快技術服務供給與輸出,也讓很多科技企業打開發展空間。


      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告訴記者,用友作為平臺商和數字服務的基礎設施提供商,已聚集生態伙伴超過9000家,深耕數字化,服務空間不斷拓展。


      “入網”,產業生態不斷完善


      “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1600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型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00家,接入設備總量超過7600萬臺套……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讓供應鏈更加協同、高效,也讓產業生態不斷完善。


      20萬個主流電腦機型,每個主機板需要上千個元器件。怎樣實現物料的高效匹配?在聯想全球供應鏈高級副總裁關偉看來,“入網”是訣竅所在。他告訴記者,借助工業互聯網,聯想可以掌握物料生產與在途等真實情況,并通過算法模型,用有限的供應實現更有效的產出。


      這是曾經困擾很多制造企業的問題——制造企業很難實時掌握物料企業生產情況,分散的訂單難以迅速匹配生產工廠……


      建設智慧供應鏈體系,形成產業鏈協同配合;導入消費數據捕捉潛在需求,加快柔性制造的普及……工業互聯網推動大量設備入網連接,讓制造業各環節加快協同。


      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說,“5G+工業互聯網”成為應用創新最活躍的領域之一,覆蓋電子設備制造、裝備制造等諸多重點行業,形成遠程設備操控、機器視覺質檢等一批典型場景。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新業態孕育興起,賦能、賦智、賦值作用逐步顯現。


      “根據每個用戶的需求,既給出一個智能化的方案,又不斷迭代、提高。”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用此描述制造業的發展趨勢。通過工業互聯網與更廣泛的生態系統連接,制造業不斷打開數字化新空間。


      網絡建設適度超前 筑牢數字基礎


      “在網絡建設上,我們要適度超前,讓‘路’等‘車’,而不是‘車’等‘路’。”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多次表示,未來幾年,要把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基礎打好,從而產生更多創新應用,為制造業發展提供助力。


      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103.7萬個,已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級城市、95%以上的縣城城區。工信部提出,全面推進5G網絡建設,加快向鄉鎮覆蓋延伸。


      在工業互聯網方面,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標準研制,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和產品創新中心,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區和示范基地,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推動“5G+工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工信部提出,下一步將統籌抓好智能制造工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和中小企業數字賦能行動,推動行業龍頭骨干企業集成應用創新、中小型制造企業數字化普及應用、產業園區數字化轉型、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升級,讓數字技術更好賦能制造業發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彈性。(記者 張辛欣)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抓住機遇 提升中國制造業競爭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 趙昌文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上的發言可以用三個觀點來概括:第一,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或者產業變革的機遇,直接決定著中國制造業未來的競爭力...
      2017-03-20
    • 中國制造業供給指數首次發布

      3月20日,由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聯合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編制的Mysteel中國制造業供給指數(MMSI:Mystee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upply Indexof China)首次發布。
      2017-03-21
    • 報告顯示我國制造業企業質量水平穩中有升

      中國質量協會10日發布的《中國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藍皮書(2016年)》顯示,我國制造業企業質量水平穩中有升,質量損失率持續下降。
      2017-04-11
    • “中國制造2025”引領 制造業從“大”到“強”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2015年出臺的“中國制造2025”持續引起海外制造業專家和輿論的普遍關注。
      2017-04-1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