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韌性有何突出亮點?央行行長金融街論壇釋放這些信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0-22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穩定發展,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8%,CPI溫和上漲,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我國擁有經濟規模大、經濟結構完整、技術創新不斷加快、改革紅利不斷釋放等有利條件,特別是擁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的優勢,經濟韌性一定會不斷加強。”10月20日,2021年金融街論壇在京開幕,央行行長易綱在演講時說。


      易綱從兩個方面談了對經濟韌性與金融作為的體會。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是我國經濟韌性的源泉和根本保障;二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金融的作為和功能主要是更好配置金融資源,同時不斷為市場主體提供管理風險等金融服務。


      貨幣信貸政策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韌性


      今年以來,受汛情、疫情干擾,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但在經濟受到外部沖擊時,我國億萬產權清晰的市場主體表現出很強韌性。


      “這些市場主體的預算約束是硬的,他們努力勞動,為社會創造價值,提供社會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從這一點來說,每個市場主體都應該是有競爭力的,否則就會被淘汰。正是這些市場主體為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易綱分析稱。


      易綱表示,這些市場主體根據價格、訂單、用工、原材料等變化,靈活調整生產經營安排,很多時候要面對更嚴峻的市場競爭和生死存亡考驗。“我們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就為持續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和經濟韌性提供了根本保障。”


      去年以來,人民銀行先后推出了3000億元、5000億元、10000億元支持市場主體的貨幣信貸政策,今年9月份又增加了3000億元的再貸款資金,定向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易綱說,這些貨幣信貸政策,也包括財政等政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能夠有效地直達億萬市場主體,激發他們的活力和韌性,在照顧好市場主體自身和企業員工的同時,努力為社會創造財富。


      超4000萬戶市場主體得到融資是中國經濟韌性的一個突出亮點


      “金融配置資源主要是通過定價,讓貸款、債券、股票發行、保險等金融資源,不斷地流向有競爭力的企業,使得包括小微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能夠得到融資,實現健康發展。”易綱指出,在這個過程中,金融市場將進一步發現價格、調整價格。近年來,通過價格的不斷調整,市場主體的融資成本有所降低,有利于持續解決融資難、融資貴這個永恒的難題,金融普惠性也得到提升。


      他提出:“發現價格的過程中,經濟也是非常有彈性和韌性的,具有內在自我調節機制。比如,前不久發生了電力短缺,這個機制馬上就做出反應,煤和電的價格不斷地理順。國家發改委提出,加快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電價可以上下浮動20%。這樣就通過價格來引導資源配置,使供求不斷實現平衡。”


      同時,各種金融產品在配置資源、發現價格的時候,也在不斷地分散和管理風險。


      易綱表示,通過提供管理風險的金融產品,金融就能夠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這也是金融的重要功能。


      易綱還表示,金融的功能和市場機制結合在一起,能不斷增強市場的韌性,同時提高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使資源流向各個領域最有競爭力的企業。一旦發現有價格不匹配,就迅速調整價格,并分散風險,使得整個機體是動態的、有彈性的,并且能夠自我調整、自我穩定。


      從總量來看,貨幣政策因勢利導,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長率基本匹配;從結構來看,央行發揮貨幣信貸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堅持公平競爭、一視同仁,支持好中小微企業和綠色低碳發展。


      “目前,普惠小微貸款支持的市場主體已經超過4000萬戶。這么多的市場主體可以得到融資,是中國經濟具有韌性和金融積極作為的一個突出亮點。”易綱強調。


      轉自:第一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對中國經濟無需太多擔心”

      “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來源于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這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最重要的因素。”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孫瑋在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道。
      2017-04-10
    • 多項指標向好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達6.8%

      根據安排,國家統計局將在4月17日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與去年同期不同的是,對中國經濟增長信心更強了。分析人士預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續延續去年四季度向好趨勢,同比增長達6 8%,年內余下三季度增速將會逐步放緩至6 5%
      2017-04-10
    • 中國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

      從近期政策動向以及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二季度至少不會出現明顯的回調跡象。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