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確23項重點任務 首份利用外資發展專項規劃出爐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0-27





      近日,商務部正式印發《“十四五”利用外資發展規劃》。


      10月22日,商務部召開“十四五”利用外資發展規劃及穩外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外資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規劃》的有關情況、今年以來利用外資成效及下一步重點工作,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七方面23項重點任務


      《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商務工作“三個重要”新定位,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利用外資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工作重點。


      《規劃》提出,要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以高水平開放吸引全球優質要素資源;堅持穩總量優結構,穩定利用外資規模,提升利用外資質量;堅持服務穩鏈固鏈,更好地利用外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堅持優化營商環境,持續穩定外商投資預期和信心;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防范化解國家安全風險。


      《規劃》展望了2035年利用外資前景,提出“十四五”時期利用外資主要目標,即利用外資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利用外資大國地位穩固,利用外資結構持續優化,與對外投資、對外貿易、促進消費的聯動作用進一步加強。


      《規劃》從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利用外資結構、強化開放平臺功能、提升外商投資促進服務水平、完善外商投資管理體制、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促進國際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等七個方面明確23項重點任務,提出具體舉措。


      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介紹,《規劃》還聚焦“十四五”利用外資的重點領域進行細化分解,以專欄形式明確了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促進、引資平臺建設、招商引資效能提升、全流程外商投資服務提升等4大專項工程。


      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宗長青在介紹《規劃》出臺背景時表示,商務部出臺首份利用外資發展專項規劃主要基于三方面考慮:一是落實中央關于擴大開放新要求。力爭在新發展階段更好利用外資,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二是服務商務高質量發展新定位。編制《規劃》有利于對標商務工作“三個重要”新定位,積極發揮外資企業在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消費升級、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服務商務高質量發展。


      三是謀劃外資工作新目標新任務。推動利用外資在新發展階段發揮更大作用,為新時期利用外資工作提供指引,為外國投資者投資經營活動提供參考,為穩定外商長期在華投資的預期和信心提供支撐。


      外資司副司長孟華婷表示,《規劃》有四方面鮮明特點,可以歸納為四個“貫穿始終”,分別是把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貫穿始終,把提高利用外資質量貫穿始終,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貫穿始終,把統籌發展和安全貫穿始終。


      實現全年穩外資目標有信心


      談及中國吸收外資形勢,宗長青稱,當前穩外資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不過,也要看到中國吸收外資仍有不少有利條件:一是全球跨國投資反彈。二是中國經濟發展持續穩定向好。三是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加上中國產業配套齊全、基礎設施完善、人力資源豐富等綜合優勢突出。四是外商在華投資預期和信心持續穩定。


      “綜合以上因素,考慮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吸收外資實現較快增長,我們預計,如無特殊情況,全年吸收外資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按美元計有望超過1600億美元,實現穩定增長,能夠實現全年穩外資目標。”宗長青說。


      據孟華婷介紹,下一步,商務部將從五方面開展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穩外資目標任務,同時為明年的穩外資工作打好基礎。


      一是在擴大開放方面,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及有關部門加快修訂發布新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放寬外資市場準入。


      二是在投資促進方面,將發揮第四屆進博會等重大展會平臺作用,加大投資促進力度,爭取有更多參展商變為投資商。


      三是在平臺建設方面,將發布新版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辦法,發揮考核評價“指揮棒”作用,強化國家級經開區開放型經濟導向。


      四是在加強服務方面,將加強重點外資企業和項目服務保障,推動一批在談項目盡快簽約落地、一批已簽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一批在建項目盡快完工投產。


      五是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將全面清理與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不符的規定,繼續發揮外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作用,加大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記者 晏瀾菲)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